轮胎翻新简单来说是使用过的旧轮胎经挑选、检测符合轮胎翻新国家标准要求的轮胎(即胎体)按一定的工艺加上新的胎面的加工过程。轮胎翻新在国外来说,早已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了。自20世纪初轮胎翻新行业诞生一直稳步发展到今天,整个北美洲目前大约有1400个轮胎翻新厂。这些轮胎翻新厂的规模大大小小、多种多样,小型工厂每日翻新20多条轿车轮胎或卡车轮胎,大型的工厂每天可生产2600条或更多的翻新轮胎。我国每年消费轮胎约1.5亿条,这么一个巨大的市场,轮胎翻新行业现状如何?各翻修企业的生存状况是怎样的?轮胎翻新的市场前景又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的周林燕会长。
《驾驶园》:请周会长简要地向我们《驾驶园》的读者们介绍一下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的日常工作和创建历史。
周林燕:我们协会成立于1987年4月,是我国唯一一家从事旧轮胎翻新再制造和废轮胎资源循环利用的全国性的行业协会,是民政部登记注册的一个行业社团组织。目前,我们拥有会员单位500多家,主要以企业会员为主,包括轮胎翻新设备的生产企业,进行旧轮胎翻新和利用废轮胎生产再生胶、胶粉、裂解等产品的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北省、山西省、福建省、江苏省、四川省、河南省、山东省等地区。
协会的日常工作包括会员培训、组织展会、新产品鉴定、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起草等多个方面。最近,我们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委托,正在编写一本《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轮胎翻修工》的教材,按照人社部的要求,以后从事轮胎翻修工作的工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后持证上岗,没有证的不再允许从事轮胎翻修这个职业。
《驾驶园》:目前,我们轮胎翻修市场是一个怎样的状况?注册成立一家轮胎翻修厂需要哪些手续?这些企业的生存状况是怎样的?
周林燕:我国的轮胎翻修市场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但缺乏必要规范的阶段。从翻修厂的成立到产品的质量,从单位引进的设备到翻修工人的业务能力,都没有相应的规范、标准和监督手段,或有标准尚不能执行的现象,这很容易让一些非法经营的企业钻了空子。
据我所知,我们国内目前拥有资质的轮胎翻修企业共有1000家左右,而真正形成规模的企业还很少。申请成立轮胎翻修企业,一般只需要去工商部门审批即可,有些地方不要进行环评,没有太多的门坎。
现在来说,这些轮胎翻新和循环利用企业的日子不太好过,翻新轮胎需要的废旧胎往往是"供不应求",企业收不来原料,正常工作就会受到影响。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几年前我们走在马路上,路边经常会有被人遗弃的废轮胎,而现在呢?基本看不到了,原因就是废轮胎现在成了"宝",很多厂家抢也抢不到。
《驾驶园》:国内一些非法经营的小作坊用简陋的设备生产着不合格的翻新胎,那么国家目前有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有没有监管翻新胎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监督检验机构?
周林燕:其实现在我们国内对翻新轮胎这个行业存在一种误解和偏见,很多人一听翻新轮胎,第一感觉就是质量不行,其实这是错误的。在高科技设备和正确工艺流程的前提下,翻新的轮胎同样是有质量保证的,能达到新胎的水平。但是近年来,随着一些利欲熏心的非法分子混杂其中,他们生产的翻新轮胎严重不合格,打击了消费者对翻新胎的使用信心。但我觉得,非法的小作坊毕竟还是少数,从事违法的勾当,迟早会被查处。眼下,这个行业还没有相应的准入条件和法律规范,有专门的产品检验机构,但监管、监督上还有待规范。《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已经酝酿了7年,但迟迟未能出台。政府在这方面肯定有个综合的考虑,但我觉得这个行业亟需尽快用法规来规范,以此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驾驶园》:有专家预计,2010年我国将会淘汰掉2亿条废旧轮胎,那么,这些轮胎将会流向哪里?
周林燕:目前全国每年可用于翻新的淘汰旧轮胎有1.2亿多只,其中进入正规轮胎翻新企业加工的只有1千万只左右,仅仅为1/10,其他有一些可翻新旧轮胎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小作坊。
废旧轮胎被称为"黑色污染",其回收和处理技术一直是个困扰着行业专家们的问题,也是环境保护的难题。在上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最普遍的做法是把废旧轮胎掩埋或堆放。这种方法对环境的污染太严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展开,废轮胎被应用到各种领域。一部分废轮胎可以经过处理后制作成合成橡胶,废旧轮胎里的钢丝、帘子布也可以再次利用。还有一部分废旧轮胎被机器打碎,根据颗粒大小也有不同的用途,可以用来掺到修公路的沥青里面,混上这种原料铺成的公路弹性好,对汽车轮胎的磨损也较小。可以说,我国的废旧轮胎除了可以进行翻修再次利用的以外,其他的绝大多数都被制成了再生胶,应用在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那些不能再生的橡胶,可以用来还原成油和炭黑,炭黑可以用作生产新胎的原料,这无形中解决了大量资源循环利用问题。
目前,我国产生的废旧轮胎超过1.5亿条,约300万吨。但这个量仍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许多轮胎翻修企业收不到足够的废旧轮胎,生产规模一直上不去。现在我们协会也在向环保部建议,允许企业从国外进口废轮胎,但一直未获批准。环保部门的担忧主要有两点,一是废旧轮胎滋生蚊蝇,污染环境;二是国外的废旧轮胎比我们国内的要好很多,如果有人看着品相不错而盲目直接使用,势必造成安全隐患。我们的建议是将国外的轮胎切块后再进口,两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这样做的好处是从外国进口废轮胎成本很低,很多国家几乎是"免费赠送",只需要支付运输费即可,如果这条建议能被采纳,对我国的轮胎翻修企业来说就是个非常大的利好,原料不足的问题会得到很大缓解,更深层次上讲,是解决我国橡胶资源匮乏的一个好途径。
《驾驶园》:您认为,制约我国轮胎翻修再利用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是什么?
周林燕:有几个方面,一是现在轮胎翻修市场鱼龙混杂、很不正规,消费者不敢选购经过翻修的轮胎;二是我国商用车使用的特殊性,尤其是卡车,超载、超时行驶的现象非常普遍,而这两项正是经过翻修的轮胎使用的禁忌;三是废旧轮胎回收制度的不健全,非法作坊和正规工厂挣抢废旧轮胎,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规企业的正常业务,由于非法作坊生产成本、劳动成本较低,在竞争中反而具有优势,特别是他们为了压低价格,不惜偷工减料,结果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不合格的翻新胎越来越多,消费者越来越不敢用翻新胎。
我觉得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尽快出台行业管理标准、条例,用法规来制约、规范市场;2.尽快建立健全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体系;3.强制规定轮胎翻新,对于磨损达到一定极限的轮胎必须进行翻修,现在的情况是用户往往把轮胎用得再也不能用的时候才淘汰,俗话说是"一槽烂";4.减轻企业赋税负担,鼓励、扶植正规企业扩大生产。
《驾驶园》:最近几年间,我国轮胎翻新量仅为400万-450万条/年,约为新轮胎产量的3%和废旧轮胎产生量的10%,新胎与翻新胎的比例仅29:1,远远低于10:1的世界平均水平。从这一点来看,我国轮胎翻新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您对这个行业的前景怎么看?
周林燕: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是一个利国利民、节约资源的产业。美国橡胶生产商会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在美国,每年替换下来的废轮胎,约有90%被重新利用。这表明,废轮胎的再利用率实际上高于其他大宗回收的废料,如玻璃瓶、废纸张和铝罐等,由此可以看出,发展的空间也很大。
有数据表明,生产一条新的卡车轮胎平均消耗石油84升,而翻新一条卡车轮胎平均只消耗石油28升,鉴于轮胎翻修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突出优点,这个行业越来越得到国家重视已是大势所趋。不久前全国人大通过了"循环利用促进法";去年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和《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再生水、轮胎翻新等12大类综合利用产品可获得增值税减免优惠。
我认为,轮胎翻修行业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前景非常广阔。随着政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行业内部的自我约束,相信轮胎翻修行业一定会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