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日,中国海关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12月份,中国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44451万条,同比降低6.6%;出口额为858.54亿元,同比下降15.1%。印尼轮胎业协会(APBI)预计,2016年,印尼轮胎销售量预计约为3800万条至3850万条,其中的800万条至850万条将在该国国内销售,3000万条供出口。同时表示市场低迷情形将持续直至2016年第三季度,希望第四季度销售量能好转。以上表示亚太轮胎相关收到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重压力,2016年的轮胎出口能和2015年持平就很不错了。
综合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轮胎商业网通过行业资深人士获悉,由于宏观来看外需不振、经济下行、金砖四国等新兴市场发展受阻、贸易壁垒、出口竞争优势削弱造成了中国轮胎出口持续下滑,2016年挑战与压力可能还在增大。作为中国轮胎出口的重头戏,出口美国市场同比降幅超过25。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数据显示,出口美国市场占总出口的比重已由去年的20%左右下滑到今年的16%上下,份额进一步萎缩。前11个月,出口巴西同比降22%,出口俄罗斯近乎腰斩,大跌约43%。
我们知道包括橡胶,钢丝,炭黑,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下降,出口竞争激烈导致价格大幅缩水,全年出口金额严重下滑。原材料到了历史新低,原材料下降造成了轮胎出口价格大幅度下滑,产品的降价超过了原材料的降价幅度,造成许多轮胎企业今年效益下降40%~50%。除了宏观的经济形势,轮胎国际的贸易壁垒也是最头疼的问题。这在2015年的中国轮胎行业简直是雪上加霜。比如美国是中国轮胎出口大国,近几年频繁对中国轮胎采取双反调查。2015年是历史上我国轮胎出口表现最差的一年,去年山东省基本上所有的轮胎企业的产量、出口、效益都在大幅度下滑。
2016年轮胎的出口将继续下滑,而国内轮胎企业的去产能意愿强烈,充分说明轮胎的国内需求尤其是商用车轮胎血腥四溅的市场格局已经出露头脚,2016年部分财务健康程度低的轮胎企业将进一步蹒跚前行,兼并关闭将会是部分轮胎企业的出路。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上已经没有了降价空间,因此行业出口下降幅度可能会表小,但是也应该不会超过10%左右。2016年,欧盟、非洲、中东将是中国轮胎企业的发展重头戏,是必争之地。
2016年欧盟非常有可能要对中国轮胎出口提出'双反'调查。目前除了已经在执行的乘用车轮胎的双反案件,美国对中国工程轮胎也即将要发动'双反'调查,'双反'可能会成为以后中国轮胎出口的新常态。 欧亚委员会已经开始准备对中国轮胎进行'双反'调查了。中国的轮胎企业的”气“被一个个的堵上,势必造成非常难受的市场前景和变革的发动。未来避开这种出口的壁垒事态,在海外办厂成了越来越多的轮胎企业的选择,另外中国工厂的运营成本也日渐高涨,也导致更多的企业考虑海外建厂。最多的是东南亚国家,包括泰国,越南,印尼等国家,也有轮胎企业考虑俄罗斯和美国等地。比如中策橡胶已经在泰国建厂,计划扩充在泰国的生产线以扩大在当地的产能,而且保证在泰国市场出口20%的增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