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3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75.2万辆,同比增长67.2%,环比增长48.6%;1-3月份累计销量509.2万辆,同比增长68.8%。
此外,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1-3月我国重卡累计销售53.2万辆,同比大涨94%,在刷新了历史同期记录的同时,创下了全球重卡月度销量新高;仅3月单月,我国重卡销售就达23万辆,创下单月销量历史新高。
汽车市场屡创新高,民族轮胎企业迎来崛起重要机遇
汽车需求量的增大直接影响着轮胎企业的崛起,而随着国产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逐步提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内车企同海外车企相比已几乎无差。尤其近年来,五菱宏光、欧拉“猫”系列等新能源汽车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不仅是国内车企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同时因新能源汽车在成本控制方面的高要求,国内不少轮胎企业也看到了新的机遇。
现在的民族轮胎企业已具备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品牌实力的三大实力优势,对于民族轮胎品牌的发展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来形容最为贴切。
配套发力,民族轮胎企业“借势发力”
目前卡车配套业务已为不少国内轮胎企业带来了稳定的业务增长。但由于轿车胎的更换不如卡车胎频繁,同时价格相对卡车胎而言更便宜,因此想要在轿车胎市场与国际品牌竞争,国内轮胎企业必须在配套方面发力。纵观米其林、倍耐力、普利司通等国际轮胎巨头,他们在原配市场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他们的市值常年保持在千亿(人民币),因此如果国胎能够深耕原配市场,其所具备雄厚的产能规模将爆发出不可估量的盈利。
目前,国内龙头轮胎企业朝阳、双钱、玲珑、赛轮、万力也开始发力原配市场,成为了很多款车的原配,市场声量越来越大,爆发了巨大的潜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高端车领域,国内轮胎企业仍需有所发展。这不仅对胎企的品牌价值有所助力,同时因为高端车原配轮胎价格较高,也能为国内胎企带来更高的盈利。
(责任编辑: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