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轮胎产量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2016年全国轮胎产量6.1亿条,其中商用车轮胎1.21亿条,乘用车轮胎4.44亿条,斜交轮胎4500万条,产品子午化率达到92%,出口占比40%左右。产量同比2015年再度上升。
那么作为中国最大的轮胎产地山东又生产了多少呢?
据山东省橡胶协会统计,2016年全省综合轮胎产量4亿6105万条,同比(下同)增长12.3%,占全国总产量的48.7%。全省39家子午胎生产企业(集团),累计生产子午线轮胎30011.7万条,增长15.89%,占全国总产量(5.65亿条)的53.1%;全钢子午胎7014.24万条,增长15.49%,占全国总产量(1.21亿条)的58%;半钢子午胎产量22982.46万条,增长16.09%.,占全国总产量(4.44亿条)的51.8%。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2016年依然是轮胎产能增加的一年,那么多此前说了那么久的去产能,都去哪了?一直囔囔着的产能过剩,为何产能依然增加?
很显然,产能淘汰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增加的速度,
根据山东省规划,到2017年年底,拟淘汰全钢有内胎子午胎产能1500万条,斜交胎产能1200万条。到2020年末,该省计划淘汰全钢有内胎子午胎产能3000万条,斜交胎产能2000万条。但是2016年山东轮胎产量比2015年却多出7800万条,远远超出山东省规划淘汰产能,如果按照这个增长速度,未来山东轮胎依然处于产能过剩的阶段。轮胎市场毕竟依然面临价格竞争激烈的局面。未来或将有更多企业不得不转型,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今年山东省又有多家轮胎企业猛烈扩产
3月,山东昊华轮胎有限公司30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奠基启动。山东华盛橡胶有限公司2400万条/年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开工。山东永丰轮胎有限公司完成二期工程基建部分,600万套半钢胎生产线正在安装设备,计划年底试产。此外,山东银宝轮胎集团德轮橡胶二期工程项目,在安徽定远县举行了奠基仪式,项目建成后,可年产400万套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
2016年,山东全省规模以上橡胶企业566家,实现销售收入4165.75亿元,实现利润266.74亿元,产成品库存173.42亿元,产销率97.8%,上升0.23个百分点。来自济南海关的数据,2017年一季度,山东出口轮胎115.5亿元,增长13.9%。
(中国轮胎商业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je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