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汽车重要组成部分的汽车轮胎,是汽车承受重力、传递牵引力、制动力、转向力以及承受路面反作用力的重要部件,其质量好坏,直接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然而作为一款工业产物,轮胎在生产时由于人工或是一些特殊情况的发生并不一定能够保证每条轮胎都完美无瑕,残次品的产生则是必然的,而这些残次品真的就直接销毁了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次品胎是每一个轮胎企业的心病,中小企业如此,在国际级的米其林、固特异等顶尖品牌中同样存在。轮胎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次品轮胎,例如轮胎成分的配比出现问题、轮胎胎面花纹以及胎体标识的瑕疵甚至是由于操作不当或是机器故障制造出畸形轮胎等等。这些次品轮胎有些根本无法使用而有些仅仅是标识问题并不影响使用和安全性。
面对这些次品胎,较大的企业由于人工素质和生产设备较为先进,次品胎的发生率较低并且由于规模庞大对于次品胎大多会采用直接销毁的方式处理;中小企业由于人员及设备落后次品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此外产检方式也多为抽检形式,很多次品胎并不能百分百的被挑出来,即便挑出来了由于成本原因也会不择手段出售以减小成本损失。
出售的次品轮胎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其一,轮胎厂商在出售给各地经销商时会明确说明此轮胎并不享受三包政策、属于瑕疵品,而这类轮胎多为小瑕疵并不影响使用安全的。厂商会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经销商,某些预算有限、特别是卡客车车主由于车辆维护成本有限则会选择这类轮胎使用。其二,厂商或零售商再出售前会割掉轮胎上的标识,并且以极地的价格出售。而这类轮胎往往瑕疵问题较前一类大得多,厂商不确定这类轮胎是否会产生较大安全隐患,因此去除商标等痕迹撇除相关的法律责任和品牌形象损失。
不要小看次品轮胎,它们在市场上还是拥有一定地位的,与正品轮胎一样次品轮胎在线上线下均由销售情况,特别是在线下。一条次品轮胎成交价格往往只是正品胎的十分之一左右。例如,一条17寸正品马牌轮胎,其市场价在1000元左右,而该销售点给出的价格只有100元左右。此外,市场价在400元左右的普通国内品牌的轮胎,在销售点只要花七八十元即可买到。这些轮胎从轮胎厂进货基本按照废品价来算,买卖一条最少也要挣个几十块钱,有些售卖点情况好的话一个月能挣上万元,利润十分可观。
次品轮胎普遍存在质保问题,然而却又有如此多的人去购买,构成了一个灰色产业地带。之所以在这里要用“灰色地带”而不用“非法”是因为我们国家对于轮胎并没有相关的监管制度,对正品轮胎亦是如此更何况次品轮胎了。再者,一般购买次品轮胎的大多数为卡客车车主,他们为了能够降低车辆维护成本不得已选择此类轮胎,有买的自然就会有卖的了。同时轮胎产业链的上下游也都有可观的收益。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很难,国家、企业、个人三者需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行车安全性。
(中国轮胎商业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l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