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辛勤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一个人。看一看他那双手,就会知道他在这个岗位上忘我工作走过二十余个春夏秋冬的艰辛历程。他那憨厚的笑容和偶尔露出的那种无奈的表情,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他其实就是一个干实在的事、说实在的话、做实在人的人。他就是交运集团青岛交运物流有限公司基础工程建设分公司修理车间轮胎工刘宝粮师傅。
刘宝粮,1960年7月30日出生,1976年参加工作,从事装卸工作,1990年在维修车间从事轮胎工作,至今已达24年。他每天拆修补换货车各型轮胎达二十余条,20多年来,经由他拆修补换的各型货车轮胎累计达十三万八千余条,近十年来拆修补换23.5-25型装载机轮胎达200余条,每条轮胎重约千余斤。为运输车辆出厂救急拆装轮胎有时一天两次,累计有2700余次。
他的工作场地,是在维修车间西北角,搭起的一个冬不挡风,夏不遮日的临时工棚,冬天尘粉飞扬,夏日酷暑难挡,是露天作业环境中很特殊的工作场地,又累又苦又脏,年轻人不愿干。以前在工作中,他曾经历过二次危险,住过两次医院,伤了一次腿,伤过一次头,他的儿子曾经多次劝他不要干这个工作了,他说“单位年轻的员工没招进来,自己在这个单位干了这么多年了,有一种感情割舍不下,尽管条件比较差,但这个工作干的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说实在的,就我一个人干,也没有别的办法。再说这个活需要仔细、认真、熟练、才能干好!”
他平常的体会“就是累,一天到晚感觉就是累,忙时连饭都顾不上吃,什么时候来车就什么时候换胎。”尽管如此,在他的执着坚持和妻子对他工作的理解支持下,他仍每天早晨五点半从板桥坊到湖清路的单位上班。从不迟到和早退,在这么艰苦的工作环境里,一干就是二十余年。从未争过任何荣誉。从未说过任何怨言。他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本职工作的执着和对企业那份难舍的情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勤劳的双手铸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为了节约材料,降低消耗,常常动脑去想,用心去做,把有损伤的轮胎修补再用,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如他自己所说“能用就用”,勤俭节约贯穿于他工作的全过程。
为了保障车辆完成运输任务,无论是在风吹雨打的现场,还是在冰雪寒冷的场地,都有他不停忙碌的身影,排除各种困难,及时完成修复工作。他那质朴的心态,蕴含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数十年如一日踏实的工作,体现了他全心全意为企业和爱企业的情结。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者“顽强拼搏,勇于实干,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
他在现实生活和工作进程中,也像煤炭燃烧时一样,将光与热之能量奉献给了企业和社会。
在价值观不一样和选择多样的今天,每个人要秉持怎样的道德意愿,践行怎样的理想信念,炼就怎样的人格品质,决定着一个社会风气的面貌,塑造着一个时代的民族气质。而我们每个普通人要做的就是像刘师傅一样,立足本职,严以律己,身先士卒,为企业为社会无私奉献。
如果要获得更多详细信息,请直接联系我们:chinatiredealer@gmail.com
关注中国轮胎商业网 www.chinatiredealer.com的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