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于近日在北京对怡维怡橡胶研究院有限公司、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益凯新材料有限公司和赛轮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轮胎用合成橡胶连续液相混炼新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在听取了成果完成单位所作汇报后,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开发了合成橡胶/白炭黑连续液相混炼工艺,制备出达到欧盟标签法规AB级且高耐磨性的绿色轮胎,该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此项目由怡维怡橡胶研究院的王梦蛟博士提出,开发高效的分散、凝聚工艺及装置,显著提高了白炭黑分散性及白炭黑-橡胶的补强效果,获得高性能轮胎用橡胶材料,此材料被国际知名期刊《国际轮胎技术》称为“液体黄金”,目前相关核心技术已经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4件,美国发明专利1项,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这种材料在仅作为胎面胶使用、原有轮胎结构和花纹并未改变的情况下,据世界权威汽车测试认证机构IDIADA的认证可知,抗湿滑性能达到欧盟标签法规A级标准,滚动阻力指数达到欧盟标签法规B级标准,与采用干法混炼所生产的国际一线品牌绿胎相比,所制备的绿色轮胎抗湿滑性能提高10%以上、滚动阻力降低13%以上、耐磨性能提高30%以上,轮胎综合性能指标即达到了当前世界最高质量等级,同时该技术是世界上迄今唯一一种能够同时改善滚动阻力、抗湿滑性能、耐磨性能并使各项指标都达到最佳水平的轮胎胎面胶料。同时通过该项目研发连续液相法制备橡胶复合材料技术,可实现炼胶工艺节能20%以上,满足我国橡胶轮胎行业对于高性能轮胎材料的迫切需求。(以上内容来自:央广网)
正是在轮胎关键材料使用了怡维怡橡胶研究院发明的“液体黄金”,赛轮金宇成为全球第一家能够生产兼具最低滚动阻力、最高抗湿滑性、优异耐磨性能的轮胎产品的企业。
赛轮金宇在中国青岛、东营、沈阳及越南西宁建有现代化轮胎制造工厂,在泰国建有天然橡胶深加工基地,在加拿大、英国等地设有服务于美洲和欧洲等区域的销售网络与物流中心。目前已拥有全钢子午线轮胎超435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逾3600万条、非公路轮胎4万吨以上的年生产能力。
(中国轮胎商业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j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