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年开篇,相信很多的轮胎厂商都在规划新一年的工作和目标,大家也都沉浸在“双旦”带来的喜悦和欢乐之中。
但这个时候却有一些人和事偏偏就“乐”不起来。编辑给大家梳理了一下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中,轮胎行业的几起职务违规犯罪案例,以对我们所有“轮胎人”作出警示。
(Ps:以下案例均为事实,但不显示真人和企业的名称,为啥这样做大家都懂得)
承接公司业务违规虚报相关费用
孙某是某轮胎公司的业务员,负责向一家合作企业供应轮胎。2015年这家公司为提高效率,决定设立一个新的轮胎中转库。但新设立的轮胎中转库要交由其他公司管理,孙某只需负责轮胎装卸、转运等相关工作。
随后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孙某借用他人身份注册一家企业,接管了公司中转库的管理任务。在这其间,他利用职务便利伪造库存轮胎数量、虚报装卸费用等,共违法侵占公司资金164.3万元!
2019年年初经法院判决,孙某的行为已构成职务侵占罪,应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跨国轮胎企业员工涉案
某大型跨国轮胎企业大连工厂发生职务侵占案。
此案最初判定为一起盗窃案,但随着警方侦办力度加大,最后定性为复杂的职务侵占案件。
这起案件涉案人数众多、时间跨度长,甚至牵扯到部分材料供应商!但目前该案仍在侦办中,案件详情尚没有公开披露。
累犯侵占货款,满足私欲
2019年4月湖南长沙一个地方法院公布了一起职务侵占案,案件被告人贺某在某轮胎公司担任业务员,负责娄底、怀化区域的轮胎销售工作。
2017年4月到5月期间,贺某在明知公司规定不得私自收取客户货款的情况下,仍私自收取33名客户共计27.55万元的货款,但他并没有将这些货款转交公司,而是在满足私欲的同时投资理财和购买彩票。当贺某被公司发现挪用货款后,随即离开公司并失去联系。
根据法院公开信息显示,贺某是累犯。此前曾因犯运输毒品罪,在云南省昆明市被判入狱。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上面的各位估计这辈子也不会再回到轮胎行业了,并且也永远的被记录在了行业的“黑名单”上。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大家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小聪明和“歪念”而自毁前途!
(责任编辑:Sam 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