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明白中国轮胎到底得罪谁了,美国双反,欧盟双反,巴西反,阿根廷反,印度反,可以说中国轮胎到哪哪就有人站出来反对,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原因,那就是中国轮胎动了一些资本家的奶酪。
5年期将至,继续反对中国轮胎调查
2015年11月24日欧亚经济委员会官方发布对中国载重汽车轮胎反倾销终裁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载重汽车轮胎产品征收14.79%-35.35%的反倾销税,为期5年。
眼瞅着5年之期将至,中国轮胎厂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是想得美,有些人可不想让中国轮胎这么快的就解绑,轻松恢复出口贸易。
近日,来自外媒的报道称,欧亚经济委员会内部已经开始针对来自中国卡车轮胎发起了反倾销措施到期连续地重复的反倾销调查,并且将加入欧亚经济联盟的关税地区。
轮胎商业了解到,之所以继续针对中国卡车轮胎采取反倾销调查,是因为多家轮胎制造商联名申请,其中包括俄罗斯的多家轮胎厂,他们认为如果反倾销结束了,中国轮胎的倾销进口将继续,这样将会继续伤害市场,伤害当地轮胎制造商的利益。
现在欧亚经济委员会已经初步认为中国轮胎在5年到期后会继续低价倾销,终止反倾销措施后对EAEU经济部门的损害会再次发生。
这样基本可以确定,中国卡车轮胎将被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具体税额要等调查结束后的终裁。
欧亚经济委员会是谁?
欧亚经济委员会成立于2012年1月1日,是负责协调欧亚一体化进程(俄白哈关税同盟、统一经济空间)的超国家机构,自2012年7月1日起将完全取代关税同盟委员会。该委员会由理事会和联席会议组成。 理事会由俄白哈三国副总理组成,主席由三人按成员国国名俄文首字母顺序轮流担任。理事会有权取消或研究联席会议的任何决议。 联席会议是委员会的常设执行机构,联席会议的人员编制约为800人,由来自俄白哈三国的代表组成。
欧亚经济委员会将作为联合部门运作,有权独立通过决议,并由各成员国政府强制执行。此前,关税同盟委员会的决议也具有强制性,不过这种强制性是以该决议事先需要由各国政府商定为基础的。此前,关税同盟委员会的投票权分配为:俄罗斯57%,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各21.5%,只有投票权超过三分之二时决议才能通过。如今,欧亚经济委员会中,只有关于委员会自身运行规范等问题才采取三分之二投票率通过方式,而关于需要各成员国政府强制执行的决议,则需要全票通过。
所谓反倾销税是指对倾销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当进口国因外国倾销某种产品,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倾销价格之间差额的进口税。目的在于抵制倾销保护国内产业。
(原创,责任编辑:J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