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轮胎行业的飞速发展还是从改革开放之后说起,2000年左右发展迅速,2015年以后发展速度变缓。轮胎市场变幻莫测、消费者需求朝令夕改、行业洗牌日益加速,轮胎行业的问题日益凸显,不止是轮胎企业,还包括经销商还是胎店,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1、利润比纸薄
通过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成本近十年成倍数增长,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超过银行的基准利率许多,原材料价格的起伏不动更是给轮胎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太多不确定因素。伴随着2016年开始行业竞争加剧,在“涨价潮”和行业洗牌趋势的影响下,轮胎企业利润再一次被削减,甚至比纸片还薄了!
有的轮胎企业自嘲:“辛辛苦苦一辈子,不如在资本市场讲个小故事”!
2、“三座大山”和“四高四低”
近年来,轮胎企业普遍遇到“三座大山”,即“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
在企业发展壮大中,轮胎企业同时也面临着“四高四低”问题:人工成本高、融资成本高、税费负担高、制度性交易成本高;产品质量低、技术标准低、品牌认可度低、企业诚信度低,严重制约了中国轮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3、创新不如“抄新”
“低价”一度成为国产轮胎的代名词,“薄利多销”一直是许多轮胎企业在市场中拼杀的资本。许多中小轮胎企业的宗旨是:最快的成功方式就是模仿别的轮胎巨头。所以更多的轮胎企业认为创新不如“抄新”导致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致使中国轮胎行业缺乏创新,长期滞留在低端制造的水平上,国际影响力停滞不前。
4、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轮胎企业发展需要完善市场准入机制,要深刻认识到,不保护知识产权,创新就是一句空话!与此同时,轮胎企业要格外重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注重企业生产技术和产品专利的申请,坚决打击侵权行为,保护企业自主创新成果,为企业乐于创新、敢于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5、成本把控困难
一个企业的发展,成本把控尤其重要,对轮胎企业而言更是如此,企业只有把降成本行动落到实处,才能更好的为企业经营“减负”,不能“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6、品牌就是企业的命牌
品牌建设是扩大有效供给、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轮胎企业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制造业品牌市场认可度低,竞争力弱,在今年的全球品牌中的十家轮胎企业,仅玲珑轮胎一家上榜。上市龙头企业少,行业中小企业众多是一直以来的行业问题,注重企业品牌建设是轮胎企业强大自身,走出国门的一门必修课。
7、过于追求速度
成就一个知名轮胎企业是长期艰辛的过程,需要发扬以创新、执着、责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家精神,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脚踏实地、专心致志!而许多轮胎企业过于追求企业发展的速度,并且好大喜功,将银行当做靠山大力发展其他的快钱产业,最终银行反而成了背后扎你一刀的人。
8、仿制伪劣是毒瘤
轮胎行业产品良莠不齐是企业深恶痛绝但又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仿制劣质产品影响企业声誉、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目前众多企业十分重视产品品质,力争摘除假冒伪劣这颗毒瘤。
打击仿制伪劣,轮胎企业必须从自身做起坚决杜绝,让制劣售假者付出惨痛代价,挽回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也更有利于中国轮胎品牌进入高端市场。
9、“僵尸企业”浪费资源
僵尸企业是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气,濒临倒闭的负债企业。僵尸企业不同于因问题资产陷入困境的问题企业,能很快起死回生,僵尸企业的特点是“吸血”的长期性、依赖性,如果一直苟延残喘,引发的行业负面影响可能会更多。
轮胎行业中小企业众多,不免有一些经营困难,负债前行的企业,尽快处置“僵尸企业”,化解产能过剩是行业内每个企业的共同责任,只有清理了他们才能为高品质产品制造腾出资源和市场空间,推动行业的良性发展。
10、空喊口号是笑话
目前,轮胎市场竞争火热、行业升级转型蓄势待发,提升整个行业竞争力已迫在眉睫。然而,突破行业发展问题并不简单,对此,企业必要做到深化企业改革,立足企业创新,优化企业内部结构,降低企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由此轮胎企业才能实现成长,共助行业升级。
(责任编辑: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