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又叫“轮圈”或“轮辋”,台湾同胞还有一种叫法是“胎铃”,是汽车的重要行驶部件。有人形象的把轮胎比喻成鞋子,将轮毂比喻成脚。如果说汽车轮胎是汽车车轮的“软组织”的话,那么,轮毂就是车轮的“主心骨”。
轮毂,其字面含义是指车轮的中心装轴部分,俗称“轴头”,通过轮毂轴承而安装在车桥套管外面的壳形回转件。它是通过半轴螺栓(对于驱动桥而言)和车轮轮辋法兰螺母将半轴的转动力矩传给车轮的零件。而现代意义的轮毂是指车轮除轮胎之外所有的部分,包括了轮辋、轮辐及附属装饰件等等。
铝轮毂的主要优点是:重量和散热,缺点是软,不结实,而且贵
钢轮毂的优点是:结实,耐用,便宜,缺点是重量散热差.
表面上似乎是优劣互现,铝轮毂更好,但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 原因是铝轮毂的优点实际上是微忽其忽,而缺点却是非常现实的. 重量轻?没错,但轻了多少呢?象POLO的15寸轮毂,有人称过,比钢轮毂轻0.5KG一只.五只(算上备胎),5斤重,因为是轴上的重量,所以换算成载重要乘个3,答案是,铝轮毂和钢轮毂的重量差距相当于载重7.5公斤左右,能省油吗?肯定能省,在其它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可以省,但一万公里能省一升油撑死了,这种省油的优势没干什么用,同样,这种重量对动力的影响也没什么意义.钢轮毂的车和铝轮毂的车差距有多大?你往铝轮毂的车上装一个西瓜,就这点差距.
散热好?没错,但对民用车来说散热没有任何意义,除非你以160以上的速度连跑十几二十个小时,或者频繁的急刹车(100以上刹停那种),这种情况有点区别,一般的行驶,什么区别也没有.
以上两点优势可以说在绝大多数民用车上没有任何意义,只有一些特种车辆比如赛车才会计较那种微量的且实现条件极为少见的优势。
但是铝轮毂的缺点就很是问题,刮花的问题人人都知道.补胎换胎时拆轮胎要用工具撬,不给铝轮毂留下点疤那叫"神乎其迹",把钢轮毂撬出疤来那叫"神拳无敌".除非事故,钢轮毂基本不会坏,而铝轮毂变形,严重刮花的机率要远大于钢轮毂.
铝轮毂的实际优点其实只有一个----好看.因为铝轮毂的锻造工艺很容易做出复杂而好看的造型,而钢轮毂一方面颜色不好看,另一方面工艺特点也决定了外形有些傻大黑粗.
汽车厂家之所以把铝轮毂和钢轮毂作为高低配置的标准,主要是钢轮毂的成本比铝的低,但低成本的东西未必就一定比高成本的差。
在铝轮毂和钢轮毂之间作选择,我个人的意见如下:
一、在买车的时候不要在意轮毂材质,并不是说不要铝的去买钢的,而是在选择时不要去注意轮毂,喜欢什么车型就买什么,不要因为轮毂来否定一辆其它方面你可以接受的车。
二、买了钢轮毂的车,如果你不是升级轮毂或是钢轮坏了(基本不太有这个机会),别去买铝轮。一方面钢的没人收,只能当废铁卖,不合算;二是买来铝轮装上去,只能让你觉得好看一些,其它所谓的优势全是心理作用,这钱花的不值。当然你愿意花我也没意见。
三、如果钢轮毂坏了,或是要升级,尽量要铝的。为什么?因为买钢的贵。有些人要说了,不是说钢的便宜吗?轮毂是便宜,但黑乎乎的难看不是?要加个罩,那个塑料罩是很贵的。象POLO和BORA的钢轮毂加盖子的价格(指4S的新品价)其实并不比铝的便宜,甚至更贵。
随着科技进步、工业发展,汽车轮胎开始出现,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轮辋、轮毂、辐条开始通过铸造工艺,已经合为一体。此时,虽然轮毂、轮辋和轮辐在形式上还是很明显的存在,但在结构上已经合为一体,不可分割了。此后不久,我们非常熟悉的钢(铁)轮毂出现,最先的钢轮毂是全裸的,看起来非常的沉重和朴实,样子也有点丑。
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德国人将钢制辐条与铝质轧制轮辋相结合的车轮装载气车上,铝制轮毂开始出现,也为铝合金车轮的发展奠定了基矗二战后,铝合金轮毂开始在普通汽车上得到应用。铝合金轮毂造型美观,质量轻,图为高尔夫装配的铝合金轮毂
随着机械加工工业的发展,1958年,出现了整体铸造的铝合金轮毂,此后不久又有了锻造的铝合金轮毂。同时,随着汽车工业蓬勃发展,铝合金轮毂越来越普及。
而伴随着机械成型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汽车的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在80年代,极纤细网眼的轮毂极为流行。而现在汽车轮毂所追求的三维立体造型的轮毂在90年代开始浮出水面。
到现在,汽车轮毂越做越轻,款式越来越多,越来越美观,人们对轮毂的款型的不断追求达到了完美的极致。现在,轮毂也已经成为区别车型高低的一个很明显的客观指标。高端车或者高配车型一般全部用铝合金轮毂,低档或者低配车型的则大都使用钢制轮毂。
钢制轮毂成本低,但外观造型较为丑陋,为解决这个问题,轮毂盖应运而生。轮毂盖一般用塑料制成,盖在钢轮毂外层,也叫“轮罩”,其本来的用途就是为钢制轮毂“遮丑”。但随着轮毂盖的发展,其不仅仅满足于“遮丑”功能,而向着“美化”方向发展.
个人认为,用铝毂还是钢毂,主要看车子的用途及手中的钞票。总体而言,铝毂的优势会更大一些,不然这个玩艺儿价格贵了不少,为何还那么多人买它?
如果车子买来就是铝毂,就不用谈论是否更换钢毂的问题,相信没人那么傻瓜。如果一开始是钢毂,是否需要更换成铝毂,我觉得主要看三点:一看手头是否宽裕,买不起就免谈;二看是否经常跑长途。个人认为铝毂最大的优势在更加轻盈及散热更好。三看是否注重美观。铝毂从颜色到造型,确实比钢毂美观了不少。钢毂如果没有外罩,就显得太冷酷了,呵呵。
本人没有更换,主要基于以下三点,我银子不多,也难得跑长途,一年300多天都在单位和小区之间穿梭,加上也不太注重美观。有些人喜欢把自己的车子打扮的漂漂亮亮,以为看上去高档一些。我觉得车子高不高档,主要还是牌子、车型,一说宝马、奔驰,地球人都知道是高档东东;你开长安奔奔、吉利QQ,再打扮的花枝招展,那还不得是小家碧玉?
以下是转贴的东东,不是我写的,对不对都不要拍我砸我。
铝合金轮毂的五大优势
当前市场上,汽车轮毂大体分为铝轮毂和钢轮毂。总体来说,铝合金轮毂的优点远大于钢毂,它是发展的方向。随着汽车业的发展,钢制轮毂会逐渐被铝合金轮毂所取代。
一、省油:平均每个铝合金轮毂比相同尺寸的钢轮毂轻2kg。根据日本实验,5座的轿车重量每减轻1kg,一年约节省20L汽油。而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研究报告指出,铝合金轮毂虽然比一般钢轮毂贵,但每辆汽车跑到2万公里时,其所节省的燃料费足以抵回成本。
二、散热好:铝合金的热传导系数为钢的3倍,长途高速行驶之时,也能使轮胎保持在适当的温度,使刹车鼓及轮胎不易老化,增加寿命,降低爆胎的几率。
三、真圆度好:精度高达0.05mm,运转平衡性能佳,适合于高速行驶。
四、坚固耐用:铝合金轮毂之耐冲击力、抗张力及热力等各项强度较钢轮毂要高。这也是铝合金在国防工业、航空工业扮演重要的角色原因之一。
五、美观:一般钢轮毂因生产所限,形式单调呆板,缺乏变化;铝合金轮毂则有各式各样的设计,加上光泽、颜色效果好,从而提高了汽车的价值与美感。
但钢轮毂也并非一无是处,钢的优势在于金属硬度,所以适合崎岖颠簸的道路和重载车辆。
轮毂升级小贴士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适的轮毂才能使高性能的轮胎发挥出它真正的实力。如果你不喜欢车子“原配”的轮毂也没关系,因为汽车轮毂是可以升级的,最常用的方法是换用铝合金轮毂,或采用加大的轮毂改善汽车性能和外观。对轮毂升级时车主要注意几个方面——
一是不要盲目加大轮毂:在轮胎外径不变的情况下,大轮毂势必要配合宽而扁的轮胎,车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提高,但扁平胎减震性能较差,实际驾驶中舒适性会降低。一般来讲,在原车轮毂大小基础上加大一两个号最为合适。
二是孔距、螺丝眼距、偏心距必须适合车型:这意味着挑选的时候不能随心所欲挑自己喜爱的外形,还要听从技师的建议考虑这三距是否合适。
三是形状:结构复杂、密集的轮毂的确很美观,显得有档次,但洗车的时候非常麻烦;简约的轮毂反而动感十足,干净利落。
这里要提醒一点,有不少汽车经销商为了迎合车主的口味,销售汽车之前,事先把铁轮毂换成铝合金轮毂,但在价格上却狠狠加上一笔。所以从经济实惠的角度考虑,买车的时候不要太在意轮毂的材质,反正可以按照自己的风格来换,价钱上还可以节省一笔。
轮毂养护方法
高级轿车的轮毂大都为铝合金材料制造。这种轮毂外观漂亮,但也很娇气。要保持轮毂寿命,除了在驾驶过程中要格外小心防止轮毂的意外损伤外,还要定期地对轮毂进行维护和保养。
1、当轮毂温度较高时,应让其自然冷却后再进行清洁,千万不能用冷水来清洗。否则会使铝合金轮毂受损,甚至使制动盘变形而影响制动效果。另外,在高温时用清洁剂清洁铝合金轮毂,会使轮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失去光泽,影响美观。
2、必要时清洁干净后,可对轮毂进行打蜡保养,使其光泽永驻。
3、当轮毂上沾有难清除的柏油时,如果一般的清洁剂无济于事,可用刷子试着清除,但切勿使用过硬的刷子,尤其是铁刷,以免损伤轮毂表面。在此向私家车主们推荐一种清除柏油的偏方,即选用药用“活络油”涂擦,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注意:为了不破坏轮毂表面自身的保护层,不能对轮毂使用油漆光亮剂或其他研磨材料。当合金防护漆受到损坏时,如行驶中受到硬物的碰划有伤痕时,应尽快对合金轮毂进行修理,重新喷漆,最好到专业维修站进行。
扫盲篇 给爱车挑双好“鞋”
轮毂又叫轮圈,它不仅是汽车的重要行驶部件,承受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相当一部分载荷,而且漂亮的轮毂外观会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因此选购和扮靓爱车时,千万别忽视了轮毂,正是这看似漫不经心的地方,却恰到好处地流露出车主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