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日在海口举行的第二届海南橡胶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获悉,参会专家分析认为我国轮胎行业运行持续增长,但利润空间收窄,发展壁垒重重,未来盈利的增长将取决于商业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创新。
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常毅对轮胎行业外部环境分析认为,2014年是中国经济“三期叠加”的一年,即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对于轮胎行业而言,尽管总体来看运行持续增长,但问题更加突出。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表示,2014年后几个月乃至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虽然大,但在中央更加精准定向的调控政策下,国内经济有望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交通运输业、高速公路、高铁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仍将带动高性能轮胎、橡胶制品的增长。
常毅对轮胎协会企业运营分析认为,2014年1-9月,轮胎产量同比全面增长:综合外胎产量增幅高于2013年同期,其中,半钢胎产量增长速度要超过全钢胎增长速度,斜交胎首次出现正增长;出口交货量增长速度要快于综合外胎增长速度,产品出口比例也较去年有所增长,但出口交货值同比下滑,说明国内轮胎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尽管1-9月综合外胎产量增长了10.97%,但由于轮胎产品价格普遍下调,销售收入反而下降4.5%,9月份销售收入下降7.85%,下滑趋势更加明显;前两年橡胶价格下滑给橡胶企业带来的价格红利在2014年完全消失后,还进一步加深了市场的跌价预期和观望情绪,使2014年的产品价格下滑速度远远大于原料下滑。天胶价格与轮胎产品价格下跌的“恶性循环”,使行业利润增幅较2013年同期大幅回落。
常毅认为,中国轮胎行业将进入发展“新常态”。行业总体将保持中低速惯性增长,主要因为今年延续2013年增长惯性,前期投资项目产能集中释放以及中低端产能相对过剩更趋严重。而行业发展将逐步重心下移,包括产品价格重心下移以及消费者需求重心下移。此外还面临着一系列发展壁垒:一是以欧洲标签法为代表的技术壁垒;二是以美国“双反”为代表的贸易壁垒;三是以《轮胎行业准入条件》为代表的低碳、节能标准要求。
直接结果就是行业利润空间的不断压缩:原材料价格下跌的红利消失;轮胎产业产量、收入同趋势增减局面被打破;低成本的红利也逐渐消失,而复合胶标准的调整将进一步推高成本。据推算,如一年150万吨的复合胶取消,轮胎企业需要增加18亿元的关税,对利润逐年下降的中国轮胎企业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
种种因素让轮胎行业未来的微利特征更加显著,企业也在寻求应对之策。白石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智宏透露,受美国“双反”影响,国内轮胎企业纷纷向海外转移产能,山东近3年向国外转移产能4000万套,以应对贸易壁垒。
众多专家认为,轮胎产业占橡胶消费总量接近75%,橡胶企业和轮胎企业可谓是“唇齿相依”,二者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应对当前的困难局面。
对于未来轮胎企业的盈利方向,常毅认为,商业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创新将是决定因素。许多传统的渠道将会因未来的变革而消失,产融结合、物贸结合、服务营销将是盈利的主要途径,电子商务模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国外轮胎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模式销售的渠道已经逐渐成熟,而国内只有几家企业在探索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模式。
他建议轮胎企业走品牌、品质和可持续发展之路,进一步加强新材料研究、智能制造、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品牌建设、现代营销以及多元化市场等方面的工作,提速绿色轮胎的发展以适应市场,同时加快“走出去”发展战略步伐。
此外,“一带一路”或将成为拉动轮胎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王智宏认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将会给能化、钢铁等行业带来深远影响。
“根据相关机构测算,未来“一带一路”区域铁路线路规划总长已在1万公里左右,按照目前每公里建设3000万-5000万的投资额来看,预计涉及总投资在3000亿-5000亿元左右;亚太区域未来10年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8万亿美元。以8万亿美元测算,未来将带来78.6万辆重卡需求,带来28.3万吨天然橡胶的需求。”王智宏表示。
通过对未来我国轮胎市场发展趋势分析获悉,现有轮胎行业自身专家指出,我国轮胎市场将存在七大走势值得我们这些在轮胎市场摸爬滚打的轮胎批发战友们应该考虑到的。
第一大走势: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的理念不断的提升,绿色环保轮胎让大部分消费者认可,因此,无论是生产厂商还是经销商都要注意消费者的需求,随着消费者的脚步努力前行大力发展“绿色轮胎”。
第二大走势:随着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实施轮胎标签法,我国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在今年将出台绿色轮胎产业化方案和绿色轮胎自律标准出台,将推动我国“标签法”。这样更能促进我国轮胎批发市场的有序和谐的发展。
第三大走势: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自动化随着编辑各个产业。目前轮胎厂家已经将自动化运用到了部分轮胎生产中,未来,全面的自动化将会代替机械化。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轮胎制造水平也将有很大的提高无论是产品的质量还是生产效率。
第四大走势:目前国内轮胎生产商正处于百花争鸣四处楚歌的时代,各种小品牌轮胎的产量过剩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内的轮胎市场。现在很多生产厂家面临重组的现状。不能总是这么百家争鸣,自古就有优胜劣汰的古训,所以,我们都在拭目以待迎接新的挑战。
第五大走势:现在很多品牌轮胎厂家越来越多的在东南亚等橡胶原料产地建厂,这样节省了了原材料的运输等费用。现在东南亚地区已经渐渐的成为中国轮胎企业的目的地。
第六大走势:由于国内轮胎企业普遍是小规模的企业,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生产水平和国际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在这个竞争优胜劣汰的环境我们应该努力发展技术,提高自己的轮胎品质。我国轮胎各个企业将促销活动和轮胎降价已经成了拓展的一种惯用的手段。如今,国内越来越多的轮胎生产商都意识到降低轮胎价格和各种促销活动已经在轮胎行业不是好的方法,现在很多轮胎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这点,开始着手提高轮胎质量和技术打轮胎品牌战。我国轮胎市场将进入从轮胎价格战转向轮胎品牌战。
第七大走势:在中国轮胎市场冬季轮胎应该是增长最迅猛的轮胎,出现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是由于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轿车养护的观念也随之提高。由于中国北方地区四季分明,因此人们在冬季更换冬季轮胎越来越普遍。冬季轮胎的需求更随着气温的转冷增加,所以,国内冬季轮胎市场将是各大轮胎企业的抢夺对象。现在米其林轮胎、邓禄普轮胎、普利司通轮胎、韩泰轮胎等各大品牌轮胎都已经不断更新冬季轮胎。一般在八月,各大轮胎批发商就已经开始出售冬季的胎,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轮胎企业如果想在百花争鸣的热潮中崭露头角,扩大市场占有率,首要的任务就是打造品牌效应,适应客户的需求,用过硬的生产技术,过硬的轮胎质量征服客户,为客户带来环保、更舒适、更适合消费者的轮胎。让自己的轮胎品牌成为家喻户晓,我们必须紧追轮胎市场的走势,走出自己的品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