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安全中,轮胎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你对轮胎了解多少呢?你是否也为什么时候更换轮胎纠结过,换早了浪费,换晚了怕有风险。除此以外,你又是否知道该换成什么样的轮胎。了解清楚这些知识对普通车主来说确实很麻烦,不过随着轮胎智能化的发展,这些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可怕:爆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12月7日中午11时许,济广高速公路亳阜段发生一起单方交通事故,一辆淮南籍轿车因爆胎导致车辆失控撞到中央隔离带的护栏上,车辆损坏严重,所幸车上人员无大碍。
据驾驶员介绍,当时车速大概有110码,不料轮胎突然爆胎,轿车失去控制就撞上了道路中央的隔离带。
12月9日上午7点左右,在京港澳高速耒宜段由北往南1759公里处,一辆牌照为粤S的斯巴鲁越野车因雨天爆胎打滑失控后停在超车道上,一男子受轻伤。据其中一名男子介绍,当时天下着大雨,视线比较模糊,而且路面也比较湿滑,当车行驶至该路段时,突然右前轮爆胎,爆胎后轮胎直接脱落飞了起来,砸向路边一处金属护栏,车辆与隔离带发生了刮擦后才停了下来。
新鲜:有智能轮胎公交不怕爆胎
前段时间报道,青岛市部分公交车率先用上了“智能”轮胎。研发智能轮胎芯片的软控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物流系统事业部副总工程师董兰飞介绍,“智能”轮胎目前有四个方向。一是轮胎历程可追溯、信息可追溯,也就是采用了电子标签技术简称RFID系统。二是轮胎、温度压力实时监测,简称TPMS系统。三是轮胎防扎胎,可自动修复。四是轮胎亏气自动充气等。青岛公交车上的“智能”轮胎主要是前两种。
目前青岛部分公交车安装的两种芯片,一种是RFID电子标签,采用了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应用到轮胎上,就是给每条轮胎设定唯一的特定识别码,就可以记录轮胎从生产、出厂、使用(包括维修、翻新)、报废的全过程,每一阶段都会形成资料,通过芯片读取设备,可以随时查看轮胎的使用轨迹、磨损情况等。另一种是TPMS芯片,可以实现对轮胎气压和温度的实时监测,通过安装相应的设备,车主可以通过行车电脑上的设备实时看到轮胎气压的情况,一旦轮胎气压发生异常下降,说明轮胎可能发生了破裂,甚至可能会爆胎,这样驾驶人及时停车更换,就能避免发生事故。
便利:智能轮胎离我们也不远
据介绍,目前,在国外轮胎安装胎压和温度实时监测设备已经成了车辆的标配,国内一些高端车上也有类似的设备,国内的这些设备基本上都是有源的芯片,需要更换电池,本身对轮胎安全有一定威胁。
这些设备不同的是他们研发的TPMS芯片是“无源芯片”,就是不需要电源之类的能源支撑芯片工作。一些高端车上安装的胎压监测系统是需要定时换电池的,而“无源芯片”省去了这个麻烦。
另外,有了智能芯片,轮胎在管理使用上有了信息记录,将来车主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读取,可以根据行车习惯找到最匹配的轮胎类型。
目前,我们给一些私家车上安装了有RFID芯片的智能轮胎,但还是一个体验阶段。”董兰飞介绍说,虽然在技术上可以实现,但RFID智能芯片应用到私家车轮胎上还需要一段时间。
智能轮胎目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生产时就将智能芯片植入到轮胎内部,另一种是在已经生产出来的轮胎上装上智能芯片。TPMS芯片的读取设备需要一定的费用,RFID芯片的读取设备需要一个“模块”,可以读取超高频信号,将来可以在手机上实现读取。
窍门:轮胎更换有“信号”
及时更换轮胎是可以避免爆胎风险的,虽然轮胎不会说话,但车主可以靠自己的观察来判断轮胎是否需要更换。汽修专家建议,轮胎的使用年限通常在5年左右,超过这个年限,轮胎就会开始老化。轮胎老化的主要表现就是表面硬化,继而出现龟裂纹。老化的轮胎会失去应有的弹性,继续使用的话会导致胎面变形,存在爆胎风险。如果车主通过简单的观察发现不了轮胎的这些信号,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不管什么品牌的轮胎都会在胎面沟槽底部设置一个磨损标记。一般轿车轮胎的磨损标记高度为1.6毫米,载重轮胎上的磨损标记高度为2.4毫米。如果轮胎磨损达到这个临界值也表示轮胎应该及时更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