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轮胎网;
还能把精彩内容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轮胎企业如何应对“欧盟标签法”
文章来源:轮胎商业网     发布日期:(2013-08-14)          

 美国特保案刚过,欧盟标签法来袭。

  对于中国轮胎企业来说,欧盟标签法正如一条鲶鱼,在平静舒缓的轮胎行业中,掀起层层波澜。

  这层波澜给轮胎企业带来了什么影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来到山东广饶县实地调查。

  欧盟标签法是贸易博弈手段

  2012年11月1日,欧盟轮胎标签法正式实施。欧盟是中国轮胎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标签法的施行,对中国轮胎业是个巨大考验。

  据悉,欧盟“绿色轮胎”强制性标签法案分为两个阶段执行。目前我国大部分半钢轮胎可以满足欧盟第一阶段标准,30%的全钢轮胎不能满足。此外,我国大部分半钢轮胎达不到欧盟第二阶段标准,70%的全钢轮胎达不到第二阶段标准。

  数据显示,欧盟标签法直接影响了中国出口轮胎的数量。作为江苏省轮胎生产的重要基地,昆山出口量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今年一季度,昆山出口轮胎1464批,金额是11213万美元,同比批次下降1.9%,金额下降22.8%,直接拉低了江苏地区轮胎出口增长。

  山东橡胶协会会长张洪民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山东一季度的出口数据还没统计出来,但去年山东省轮胎出口增速明显减缓,这是由于欧美经济疲软导致的需求量下降,而今年欧盟‘标签法’的影响将会显现,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欧盟标签法出台,引发业界波澜。对于欧盟标签法,业界人士究竟如何看待呢?

  “它提出的几点内容,是企业不太容易同时达到的。”兴源集团总经理宋文博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宋文博介绍道,欧盟标签法主要从几个角度去衡量,比如耐湿滑、低噪音、抓着力、低滚阻。实际上,这四个目标是矛盾的,不可能同时达到。耐湿滑的轮胎肯定抓着力不好,低滚阻的轮胎肯定噪音低,低滚阻、噪音低的轮胎肯定抓着力就低。

  宋文博认为,欧盟标签法实际上是国际市场上贸易博弈的手段。欧盟是为了让中国企业针对每个指标去销售产品,从评级上,和国际轮胎区别开来,拉开价格差距。

  “贸易壁垒是轮胎出口企业绕不过去的门槛。”广饶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李杰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首先是中美特保案,接着是欧盟标签法,随后而来的巴西市场现在也提出“双反”调查,印度尼西亚也是这样。

  技术升级

  “山雨欲来风满楼。”对于中国轮胎行业来说,无论欢喜与否,欧盟标签法都提出要求,如果想出口到欧盟市场,就必须满足相关要求。对此,各个轮胎出口商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欧盟标签法要求,所有出口到欧盟的轿车胎、轻卡胎、卡车胎以及公共汽车轮胎必须加贴标签,标明轮胎的燃油效率、滚动阻力、噪声和湿地抓着力的等级。目前来看,要获得这些检测指标,贴上标签,国内企业只能把轮胎送到国外检测。

  “对于大企业来说,它所要求的技术问题已经不是问题。”李杰告诉本报记者,2012年底,恒丰、金宇和永盛等三家企业已经将产品送到欧盟检测,获得了相关认证,他们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第二阶段的要求。

  德瑞宝投产于2010年,作为后起之秀,还没有太感觉到这种市场压力。该企业副总经理袁廷愧告诉本报记者,做出口的轮胎企业,产品能够出口到上百个国家,每一个国家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很小。

  他指出,面对贸易壁垒的时候,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避开这个国家,加大对其他国家的出口量;二是升级产品和技术,使用环保材料,适应其要求。同时,提高出口产品价格,以此抵消生产成本上升。

  这种观点也获得盛泰集团总经理宋世良的认可。他指出,欧盟标签法对于环保提出更高要求,比如,国产芳烃油的价格是每吨6000元,进口芳烃油的价格是每吨12000元。企业更换产品后,自然会提高销售价格来弥补。

  “即使价格降低了,也不会减少中国出口轮胎的竞争力。”宋世良说。

  事实上,对于国外贸易壁垒的提高,宋世良还认为,“有些做法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不可否认的是,对美国特保案来说,有些出口量较大的中国轮胎企业,还从中赚到大钱。比如永盛轮胎。虽提高了技术门槛,美国消费者也愿意多花费钱购买此类产品。

  除了提升技术、生产合规产品以外,由于中国轮胎性价比较高,还有一种应对途径是,让国外经销商分担部分压力和在国外建设工厂,避开正面冲突。

  广饶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李杰告诉本报记者,由于中国产品有价格优势,市场销量较好,轮胎企业将轮胎打包销售,贸易商在小型号产品上赔钱,利润空间放在大型号上,通过中间途径消化掉。

  国外建厂

  为了有效应对国外贸易壁垒,突破许多国家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国内轮胎企业采取走出去发展战略。

  国外建设工厂是一种有效的规避手段,据悉,来自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的一份资料显示,目前,山东省有四家轮胎企业到国外建设工厂。

  一是赛轮股份在越南投资9500万美元建设工厂,一期的设计规模是800万/年半钢胎,年销售额度可以达到2.6亿美元,预计2013年下半年投产,将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国外生产的轮胎企业。

  二是玲珑集团投资9700美元在泰国建设工厂,占地面积800亩,设计规模是200万/年半钢胎,2012年开始建设,预计2014年上半年投产。

  三是奥戈瑞轮胎和印尼东方集团在雅加达市共同投资兴建,年产1000万/条半钢轮胎,项目于2012年11月开建,预计2014年3月份投入生产,达产后,销售额度可达4亿美元。

  四是三角集团拟投资2.5亿欧元,在俄罗斯兴建,设计产能是400万/年,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前期的相关工作。

  通过国外建设工厂,由此规避贸易壁垒。这种做法不仅局限于山东,还体现在中国轮胎销量第一的杭州中策公司。

  资料显示,杭州中策计划投资10亿元在泰国建设轮胎工厂,项目总负责人姜明胜介绍,该项目的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为此,杭州中策董事长沈金荣坦言,泰国基地的建设,是中策橡胶应对国外反倾销的一种手段,项目建设完成后,中策哪种产品遭遇反倾销,就可以在泰国基地,生产哪种产品,形成“国外生产,国外销售”的新型市场战略。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鞠洪振认为,这些企业将形成示范效应,中国轮胎企业“走出去”建设工厂的步伐有加速之势。

 以前消费者在购买汽车轮胎时,一般都购买原配胎,或仅仅凭自己对品牌的喜好去购买,而未来则可按照个人对于安全性和燃油效率等重要因素的偏好做出选择。

  日前,记者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下称“协会”)相关人员处了解到,协会承接的《绿色轮胎产业研究》课题已经通过论证,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制定《绿色轮胎行业自律标准》,编制《绿色轮胎企业自愿声明制度实施办法》,设立“绿色轮胎技术支持中心”等,并将推动这些标准体系上升为强制性的国家标准。

  “轮胎标签”可以使消费者对轮胎的各种性能一目了然,从而选择最适合的产品。“轮胎标签”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轮胎的观念。随着消费行为的改变,朗盛管理董事会主席贺德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将促使我国轮胎行业提升技术实力并逐渐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品质量,以生产出更加优质的轮胎产品。”

  参照欧盟标签法

  我国绿色轮胎自律性标准和轮胎标签分级办法是由工信部原材料司委托协会制订,计划于2013年年底前出台,初期并不具有强制性,是企业的自愿行为。

  不过,协会正计划将此系列标准升级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采用先自愿后强制性的步骤。按照计划,到2015年,协会将推动50%的轮胎企业具备绿色轮胎的生产能能力,四分之一企业的“绿色轮胎”产量超过普通子午胎产量。预计到2017年开始实施绿色轮胎强制性分级标签法案。

  记者了解到,我国绿色轮胎标签法案也将参照欧盟标签法案制度。国内的绿色轮胎标准的制定基本参照欧盟的关于轮胎C1/C2/C3的分类,从绿色轮胎产品指标、绿色轮胎环保原材料标准、绿色轮胎生产工艺、绿色轮胎资源能源环保指标等四个方面展开。

  从滚动阻力、湿滑抓地性、噪音三方面分别进行测试方法以及限值标准的设定,尤其是滚动阻力将完全采用欧盟标准,湿滑抓地性和噪音可能会依据中国国情略有不同。

  欧盟绿色轮胎强制性标签法案分为两个阶段执行。目前我国大部分半钢胎可以满足欧盟第一阶段标准,30%的全钢胎不能满足;此外,我国大部分半钢胎达不到欧盟第二阶段标准,70%的全钢胎达不到第二阶段标准。

  中资轮胎的机遇

  由于国内乘用车企业,一直以来主要原配外资品牌轮胎,而消费者在自行选择购买时,一般也会选购外资品牌轮胎,导致目前乘用车轮胎市场比例中资轮胎企业仅占30%份额,且都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而杭州中策、三角、玲拢等国内轮胎企业,只能纷纷选择曲线发展海外业务。

  而绿色轮胎标签法,在给行业洗牌的同时,也给国内的轮胎企业带来了机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橡协)会长范仁德说:“给轮胎贴上类似冰箱能效标识的标签,通过对燃油消耗、湿滑路面抓力等指标分级,使消费者能迅速判断哪些轮胎更安全、更省钱,哪些轮胎是由优质橡胶制成,性能相对较好,从而更加快速、简单地确定自己需要的轮胎。”

  轮胎不是第一个实行简单易懂标签制度的行业。欧盟和美国曾推动冰箱等电器行业使用能效标签,之后能源效率迅速成为电器消费者关注的首要问题。

  在轮胎性能差异一目了然的时代,价格不再是主要的购买决策驱动力,人们将开始关注轮胎的性能。在欧盟采用能效标签的短短几年内,市场力量就将冰箱由耗电电器变成了高科技节能奇迹。而在这过程中,如果中资轮胎企业能把握住机会,很可能会借此机会取得突破。

  轮胎业闻风而动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轮胎行业法规的完善,我国的轮胎行业也闻风而动,积极应对,提升能力。欧盟标签法规刚出台之时,三角轮胎订单受到影响。一个月之后,三角轮胎及时对技术作出调整,改变轮胎配方。此后,订单逐步回升。

  “现在出口的三角轮胎几乎全部符合欧盟规定,对欧盟出口的轿车轮胎全都贴上了标签。”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欧洲市场业务经理徐文东表示。

  贺德满也透露,配合绿色轮胎相关法规的提升,轮胎企业们也纷纷在进行技术升级。“以前只有轮胎内胎才会使用成本更高、性能更好的丁基橡胶,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在开发尝试在外胎上使用丁基橡胶,目的是提高轮胎性能,其中包括中资企业。”

  贺德满预计欧盟启用强制性轮胎标签后,绿色轮胎的全球市场份额将增加15%,而丁基橡胶市场的平均增幅预期达到5%,为此,专门在新加坡裕廊岛投资4亿欧元,建成了年产达100,000公吨的丁基橡胶工厂。

  而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梦蛟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材料,应用此新材料的轮胎在燃油效率、湿滑路面抓地力两方面达到了欧盟的B级标准。这是欧盟轮胎标签法出台后,中国第一条拿到双B级的轮胎。目前这种轮胎已在青岛的企业投入规模化生产。

  协会有关人士透露:“轮胎企业已经形成共识,即从原材料、工艺技术和产品标准等方面,全面推进中国绿色轮胎产业化发展。”

上一篇:有人爆料轮胎行业潜规则 下一篇:轮胎“鼓包”有多危险?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