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则“中国有意修建一条穿越喜马拉雅山的铁路,连接与尼泊尔边境”的消息被西方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光看标题和关键词就足以让人脑洞大开。
乍眼看去,难免心头一震:青藏铁路已经是世界屋脊上的人类工程奇迹了,难道中国铁路如今这么“逆天”,真要凿穿喜马拉雅了吗?
细读各家媒体报道,发现其中引用了同一消息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路隧道专家王梦恕。除了转引专家的话,西方媒体字里行间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某种酸涩和阴沉,大肆渲染中国欲修建这条铁路背后的所谓“经济和地缘政治野心”。
高寒地带工程作业的一个主要困难是缺氧。根据修建青藏铁路的经验,海拔4800米以上地区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一半,必须人工供氧。王梦恕说,如果修建喜马拉雅山隧道,必须在施工隧道内使用制氧机供氧。只有氧气含量达到正常水平,才能维持正常施工。
当然,要修铁路,还得先修公路运送设备和物资,这又牵扯到高海拔公路运输的危险性。
王梦恕说,当年修建青藏铁路,海拔抬升到4500米时,14万人参与施工,没有出现任何高寒缺氧致死案例,却因为汽车爆胎死了100多人。高海拔条件下,汽车轮胎内外压差过大,经常爆胎(中国轮胎商业网为此咨询过专家,认为由于海拔高导致轮胎爆裂基本不现实,因为轮胎内部的压力是密封的空间是绝对压力。所以有些所谓的驴友到海拔高的地方降低气压的做法更不靠谱。)。所以,为修建铁路隧道运输各种设备物资时,必须确保公路运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