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消费者的心目中,米其林早已是舒适安静的代名词。然而它却在车展上成为诸多性能怪兽之选,在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和契机呢?上海车展之后,带着这个疑问,爱卡汽车来到了位于上海的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总部,和轿车及轻卡轮胎替换市场部副总裁叶菲先生畅谈了米其林,以及米其林和他的故事。
毕业于北京外交学院的叶菲先生,尚未不惑之年,但如今位高至米其林中国区轿车及轻卡轮胎替换市场部副总裁。 在米其林的15年间,他曾担任过米其林中国轿车及轻卡轮胎替换市场部品牌经理及米其林中国销售部华东区大区经理,先后负责中国第一代省油轮胎Energy XM1、SUV高性能轮胎Latitude HP等产品上市,以及米其林“安全进一步”市场推广计划。
回顾起叶菲先生和米其林的缘分,还得追溯到2000年的毕业季。当年,想了解一家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怎么运作的叶菲先生,给包括米其林在内的多家跨国公司投了简历。在米其林参加面试时,面试官拿出一张中国地图问他:“你将来想掌管哪个区域?”叶菲先生自信地用手指了指华东一带:“希望10年之后,我能管这个区域。”
于是,在之后的几年里,先后在销售、培训导师、网站负责人、品牌经理和销售经理等不同岗位上磨练自己的叶菲先生,终于在7年后,提前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米其林华东大区销售经理。
随后,叶菲被公司选派到米其林法国总部,亲身参与到高性能轮胎的开发,以及与世界顶尖车厂合作的工作中。所以近期回到米其林中国担任副总裁之职的他,是解答我今天疑惑的最佳人选。
叶菲先生分享了一个“秘密”,事实上,发明了现在已被广泛使用的子午线轮胎,拥有雄厚研发能力和创新理念的米其林,是众多性能跑车背后的英雄,“当顶尖车厂在寻求性能突破时,他们总是首先找到米其林”。
叶菲在欧洲任职期间,亲历了Pilot Sport Cup 2的开发过程。Pilot Sport Cup 2 在2014年下半年正式上市,被誉为是“真正可供平时道路使用的赛道级半热熔轮胎”。
叶菲告诉爱卡,这款轮胎的研发,其实早在2011年即开始。当时米其林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研发一款创新的半热熔轮胎,既满足赛道比赛对抓地力和加速等需求,又能耐用较长的里程,满足平时道路驾驶的需要。
这一目标反映米其林品牌的精髓理念之一,即“全能表现”,把看似相互矛盾的性能完美地结合到一起。要做到这一点,依靠的是长久的技术积累和不断突破创新的精神。
在研发中,米其林多年在汽车赛事中积累的数据,技术和经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Pilot Sport Cup 2胎面的内外侧,采用了不同的橡胶配方,这一创新技术,即来自于米其林与车厂合作连续赢得15次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过程中获得的经验。
从2012年起,保时捷,奔驰,宝马,法拉利,带着对突破性能的期望,陆续加入到这款轮胎的研发中。
2013年,装配Pilot Sport Cup 2的保时捷918 Spyder以6分57秒打破纽伯格林赛道单圈纪录。由此,科尼塞格、奔驰AMG、法拉利458 Speciale,到最近的保时捷CaymanGT4、福特GT、新款奥迪R8都不约而同选用了这款超高性能的产品。
保时捷,宝马等知名的整车厂与米其林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合作研发,有着长久的历史。据叶菲先生介绍,自1961年以来,米其林一直与保时捷紧密合作,为保时捷911、Panamera、Macan和卡宴等多款车型研发高品质、高性能的轮胎。
至于米其林与宝马的合作,则可以追溯到30年前的E28车型。叶菲先生骄傲地说道:“1986年第一代宝马M3上市以来,米其林就成为了它的战略合作伙伴——所有M系轿跑车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米其林轮胎。”
米其林的全球合作伙伴也少不了今天国内豪华品牌的销量冠军——奥迪。正如中国奥迪品牌总监康博睿的话:“奥迪与米其林有共同的对创新技术的追求,并联手积极将经过赛道考验的新技术转化于民用。”
在问及米其林多年来参与不同赛事,跟很多车队合作的目的时,又一次打开了叶菲先生的话匣子:“米其林从1923年首届勒芒耐力赛就参与其中,迄今已经有超过90年的经验和技术积累。米其林现在还为国际汽联全新的电动方程式提供既节能又耐用的赛道轮胎;在亚洲,我们也积极参与到保时捷卡雷拉杯和奥迪R8 LMS Cup中。”
最重要的是,他和米其林都实现了这一点,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