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胎和超软胎组合连续第三场比赛亮相
红牛环赛道抓地力很低,车队将采取高下压力设置
奥地利赛道对轮胎的要求适中,2014年炎热环境的比赛中,制胜策略是两停
两款配方轮胎之间较小的性能差异,理应带来多样化的策略
米兰,2015年6月15日——连续第三场F1大奖赛,PZero黄色软胎和红色超软胎将搭档亮相。这条赛道仅有两条直道和少数慢弯,因而对轮胎的要求相对较低。去年,奥地利大奖赛在时隔11年之后首次回归赛历,这也意味着车队现在可以用上2014年的数据,以制定出最佳策略。奥地利大奖赛之后将进行今年最后一次季中测试,为期两天的测试安排在周二和周三。
Paul Hembery,倍耐力赛车运动总监:“奥地利将是我们在赛季中期连续在多种不同赛道看到软胎和超软胎组合的完结篇。在这里,轮胎策略某种程度上将取决于天气情况。如果气温较高,那么我们很可能会看到两停策略,反之,如果气温偏低,那么一停的可能性将更大。每年这个时候的施蒂里亚地区,也很可能出现降雨,就像我们去年在自由练习中看到的那样,所以基本上车队需要做好一切准备。今年,车队将第一次带着实战数据来到红牛环赛道,这将帮助他们找到最高效的轮胎使用方式。显然,我们的目标一直是每场比赛有两到三次进站,所以我们将在未来细致地考量轮胎组合:必要情况下,我们可能做一些微调。在奥地利赛道,预计两款配方轮胎之间的单圈差异很小,这将带来多种不同可能的比赛策略。”
轮胎面临的最大挑战:红牛环的赛道表现抓地力很低,磨损程度也很低,随着比赛周末深入,赛道会演进地更快。尽管赛道沥青是全新的,但是仍有一些赛段会非常脏,因而,要找到稳定的抓地力会很难。
在红牛环赛道,出弯时良好的牵引力输出格外重要,因为这里有不少慢速弯衔接快速直道的设计。直接地找到弯心,就可以在出弯时尽快给油,并避免轮胎空转,这对于轮胎寿命来说非常关键。
超软胎是一款工作范围较窄的轮胎配方,在低温情况下,可以迅速达到理想的性能表现。软胎的工作范围广泛,适应高温等更艰苦的赛道条件。在奥地利,高温和低温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这条位于斯皮尔堡的赛道,是一条顺时针赛道,但是有两个非常特别的弯角(5号弯和6号弯),这两个弯角将会对赛车右侧的轮胎施加重压。
去年策略及冠军回顾:去年的比赛,绝大部分车手使用了两停策略,也有三位车手成功执行了一停策略。获得比赛胜利的尼克·罗斯伯格(梅赛德斯车队)使用超软胎起步,在第11圈换上软胎,随后在第40圈再次换上软胎。尽管是从第三位起步,但他的策略帮助他获得了比赛胜利。
两种配方轮胎预计圈速差异:每圈0.7-0.9秒
倍耐力团队比赛号码选择:#9,Luigi de Candia(信息技术)“我想我和马库斯·埃里克森没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我还是想选择9号。这是我年轻时踢足球的号码,我一直很喜欢这个号码。”
倍耐力本周的 Twitter 关注:@ayrtonsenna。这位三届世界冠军离开我们已经20多年了——但他依然有一个官方推特账号。除了发布埃尔顿·塞纳基金会的新闻,这个账号里还有众多线上资源,包括塞纳的视频和照片,其中很多都极其珍贵。
2015 赛季分站轮胎配方表:
|
P Zero 红色 |
P Zero 黄色 |
P Zero 白色 |
P Zero 橙色 |
澳大利亚 |
|
软胎 |
中性胎 |
|
马来西亚 |
|
|
中性胎 |
硬胎 |
中国 |
|
软胎 |
中性胎 |
|
巴林 |
|
软胎 |
中性胎 |
|
西班牙 |
|
|
中性胎 |
硬胎 |
摩纳哥 |
超软胎 |
软胎 |
|
|
加拿大 |
超软胎 |
软胎 |
|
|
奥地利 |
超软胎 |
软胎 |
|
|
返回 责任编辑:Ch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