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 国家经济形势逐渐步入新常态,受经济影响的轮胎市场也漂浮不定,有些轮胎厂家从高速增长转为微增长模式,面对多方压力的冲击,轮胎厂家不得不宣布降价,以顺应经销商的销售价格。然而,轮胎厂商降价至今,经销商面临的形势仍然不乐观。
目前,轮胎企业多个品牌在市场上的优惠已经接近历史最高点,但销售方面还是难以打开局面。
降价后为何并不能真正为厂家和经销商打通解困的渠道呢?经销商亏损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高库存,压库及价格倒挂问题仍是目前厂家和经销商矛盾的焦点。很明显,经销商的高库存现象并没有在官降之后的两个多月内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降价促销仍不足以救市的情况下,调整产销目标、优化经销商考核标准可以成为厂商自救的手段。如果不在产销规划上做改变,适当地对销售结构布局做出调整的话,厂家与经销商的矛盾还是会加剧,并不会因为官降而消除。目前,多家轮胎厂商已放弃此前的销量预期,不少品牌已经开始减产。厂家应谨慎排产,经销商也应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适时调整进货,根据市场销售情况确定库存量,不然的话经营的压力是得不到缓解的,还有可能会加剧。
尽管今年厂商压库的行为已经有所减轻,但这种惯性仍然存在。在市场需求放缓的时候,如果厂家仍把大量库存转嫁到流通领域,就将导致经销商因背负大量库存而导致的资金链断裂、经营环境恶化和财务费用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陷入严重亏损的局面。
轮胎厂家降价显然不是解决经销商困局的唯一手段,这样的举措在市场终端方面的作用远远不够,厂家无法从根本上解除经销商的生存压力。如果厂家降价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帮助经销商承担部分折扣费用,可能会更有实质意义。不仅如此,要解决经销商面临的困境,厂家就不能再强行向经销商压库存,不能再允许价格倒挂现象横行,当前奉行的一些销售奖励政策也应当加以修改,此外,厂家还要适度放权让经销商自主经营。在车市整体放缓的大环境下,如果厂家政策合理的情况下,经销商也应该尽快止损,加强店面的资产轻量化,强化店面的财务管理,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拓展相关业务,多方创新以平衡收支。(责任编辑:Ch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