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轮胎网;
还能把精彩内容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收“拥堵费”就真的好吗?
文章来源:轮胎商业网     发布日期:(2015-12-06)          

 

有人说2015的轮胎界:小老板在愁 、中老板在挺、大老板咬着牙夜夜难眠、这就是我们的2015!

或许,对很多轮胎制造业老板来说,2016临近,所探讨最多的话题已经不再是“做大做强”,而是“干与不干”? 

产品过剩、双反压力、产能结构整合、电商冲击,一重重压力使轮胎生意越来越难做。而就在这时,政府又提出了收拥堵费。本来轮胎市场受摩托车外胎和综合内胎销量下降,以及生产规模缩减、促销力度加大、产品销售价下调等因素综合影响,车胎全行业经济运行质量未能得到稳定,企业获利能力进一步减弱。

 

若真的收拥堵费?那路上的车子越来越少,轮胎市场怎么办?
“我支持征收拥堵费,就应该多种手段来治堵。”家住北京朝阳区、在西城区工作的车主魏先生表示,开征拥堵费,提高了出行成本,也许一些人就选择不开车了,这不仅有助于解决拥堵,对解决污染也很有益处。

 

 

且不说轮胎生意越来越难做,拥堵费就真的能够解决拥堵问题吗?

有声音认为,对于“不差钱”的高收入群体来说,拥堵费只是九牛一毛,另外,私家车仍缺乏可替代性,即使提高使用成本,也很难降低市民对私家车的依赖度,因此,收取拥堵费短期可能有些效果,但长期作用有限。

“治堵根本上是要优化公共交通,搞好城市规划和精细化管理,提高市民乘坐公共交通的便捷度、舒适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业进指出,长期来看,要消解城市特权,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目前北京公共资源过分集中在城中心地区,应该让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多中心分布。

 

国外征收拥堵费效果怎么样?

对于北京该不该征收拥堵费等一系列问题,或许可以参考“他山之石”。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拥堵费在英国、新加坡等汽车多、交通拥堵的国家已经实行了多年。即便具备充分的条件和理由,实施起来也各有成败得失。

 

新加坡:最早吃螃蟹的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早征收交通拥堵费的国家。早在1975年,新加坡就开始在市中心6平方公里的控制区域征收“交通拥堵费”,除公交车辆外,进入收费区的车辆都要缴费。

交通管理局会根据车流量调整收费标准,每车次收费多为0.5元至3元新币(约合2.3至23元人民币),具体标准公布在网上。

 

新加坡征收拥堵费一直面临争议,但也确实改善了交通,高峰路段车辆减少了25000辆,平均车速提升近20%。而且这些年来,新加坡政府也一直在加大路网建设力度。

 

伦敦:成败各一半

伦敦为缓解市中心区拥堵现象,自2003年起开始征收拥堵费,划定区域约为20平方公里。

收费区内设置大约800个摄像头,专门识别车牌号。根据规定,周一到周五早7点到晚6点半之间,驾车进入这一地区的司机每天必须缴纳10英镑(约合100元人民币)拥堵费。

 

在拥堵费政策推出之初,确实提高了行车成本,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根据伦敦市政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在实行交通拥堵费政策后的一段时间里,进入收费区的车辆减少了21%,相当于每天减少7万辆车,而在收费时间段乘坐公共汽车的人数上升了6%。

虽然伦敦的拥堵费价格在过去10年中翻了一番,但效果却在不断减弱。而且行政费用花掉了拥堵费收入的一大部分,用于改善公共交通系统的费用却被削减。这拥堵费收的,有点越收越堵的趋势了。

 

斯德哥尔摩:最成功的例子

2005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效仿伦敦和新加坡,在改善公共交通的同时,决定试行对进入市中心的驾驶者收取拥堵费。在2006年初的统计显示,斯德哥尔摩市内及周边的交通量减少了20%。

 

目前,斯德哥尔摩被认为是拥堵费效果最成功的城市,因为其在收费的同时大力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并形成绿色出行概念,可谓以拥堵费为辅,以改善为本。

从各国的成效来看也是喜忧参半。那么在中国,拥堵费就真的够解决道路拥堵问题吗?


责任编辑:yoyo)

返回首页

更多详细信息 直接联系我们:chinatiredealer@gmail.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中国轮胎商业网www.chinatiredealer.com

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中国轮胎商业网官方微信:


上一篇:旧轮胎改象棋成校园一景 下一篇:工程车轮胎飞出,破坏力惊人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