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中国轮胎行业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中国轮胎的巅峰。但随着市场突变,大批的轮胎企业资金链断裂,倒闭潮如潮水般袭击了轮胎行业。成百上千的轮胎企业被破产拍卖,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轮胎行业的洗牌远远没有结束,反而会加快速度。
国鹏橡胶破产,改名优盛轮胎
据了解山东国鹏橡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份,注册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公司位于寿光市高新技术产业区内,总占地503亩。“年产200万套高性能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总投资5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24亿元,利税5亿元,税后利润3.7亿元。其中:一期项目年产80万套全钢子午胎,投资3亿元,年销售额9亿元。
2018年国鹏橡胶传出破产,随后被拍卖,据说该公司的厂房及很多设备还都是新的。直到2019年8月,国鹏橡胶被山东全世通轮胎有限公司股东赵建彬购买,最终改名为山东优盛轮胎有限公司。
2020年3月21日上午,山东优盛轮胎有限公司首条全钢子午线轮胎成功下线!该公司预计到2020年6月份日产能达3000条(年产120万套),预计年底日产将能达到6000条/天(年产200万套),实现年产值20亿元。
多数破产的轮胎企业还在等待接盘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共有23家橡胶轮胎企业破产,这其中有轮胎翻新、轮胎制造、橡胶产品制造以及轮胎经销商。而且轮胎制造的企业占据了大多数,有些轮胎企业的注册资本并不低,也有不少是存活几十年的老厂。不禁令人感叹:时过境迁。
面临经营之困的企业多采用拍卖资产的方式获取资金进行纾解,如果窟窿太大,无法填补,只能被动或主动破产,再若有企业做接盘侠或者当地政府主导重组,企业或许可以改名换姓获新生。
现如今,轮胎市场低迷,入不敷出,加上原材料上涨,企业频频发布涨价通知。但这并不能改变市场的低迷。其实市场低迷在前几年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只是疫情更加重了低迷的程度。随着生意越来越难做,不少企业都不得不宣布破产,从而“倒闭潮”又成了一种趋势。
近几年,市场环境、贸易双反、疫情等诸多因素都将中国轮胎企业的发展“逼上绝路”。在风暴冲击下,包括轮胎在内的制造业只有哀嚎。近期,供应链的中断让众多汽车轮胎企业面临停产减产。据了解,受疫情影响,东风日产在全国多地的工厂均暂时停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超过1000家上海的汽车产业链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停产减产。轮胎作为汽车重要的零部件,汽车市场的动荡无疑会对轮胎市场产生严重冲击。
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谓,不破不立。长久以来,粗狂经营、盲目发展,是我国很多行业发展的基本现状。而如今行业困局,中国轮胎业的发展之路不得不打破常规。
破产企业被接盘能东山再起吗?
A、能
B、不能
C、不知道
(原创 责任编辑:Ca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