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广饶县分局发布了2022年5月份行政处罚信息,其中就有两家轮胎企业因环保被罚款。这两家轮胎分别为东营市申普橡胶有限公司和山东铸盛华橡胶有限公司。
东营市申普橡胶有限公司因未采取措施防止排放恶臭气体,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八项,被罚款2.5万元。山东铸盛华橡胶有限公司因未采取措施防止排放恶臭气体,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八项,被罚款3.625元。
据了解,东营市申普橡胶有限公司主营橡胶制品、轮胎等,山东铸盛华橡胶有限公司主营全钢子午线胎,是盛泰集团子公司。
无独有偶,近日,江苏南通启东市一家橡胶企业,由于污染防治设施没有与工艺变化同步跟进,被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罚款4万元。近些年来,国家对于环保的重视程度非常大,被罚的轮胎橡胶企业也很多,要想长久发展,环保之路必须走。
但是,依然有不少轮胎企业不以为然,特别是在疫情这个大背景下,赚钱才是这些轮胎企业想的事,对于环保根本不屑一顾。当然,现在处于疫情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家企业的生产运营也是难上加难,我们一方面希望相关部门多理解和体谅橡胶企业的难处,有关怀和温暖的执法。另一方面也希望各大橡胶及轮胎企业能有社会责任和担当,做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两手抓的同时,在今后的生产和经营中更加注重环保意识,为祖国的“绿水青山”建设添砖加瓦。
罚款只是象征性的
对于轮胎企业来说,被环保处罚也就罚个几万块钱,多生产一些条轮胎就出来了,而要是购置环保设备,添加环保方案,那没有个千万是下不来的,所以说环保处罚相较于大价钱的环保设备实在是不值一提。环保处罚只是一种手段,而环保处罚的真正目的是让企业减少污染、杜绝污染、真正做到不污染。但目前来看一个生产企业“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成本远比“污染环境”的生产成本高得多的多。环保罚款并没有让轮胎企业清醒,反而会让轮胎企业更加的破坏环境。
“守法生产”让企业的竞争力降低
中国虽是橡胶轮胎应用与生产大国,但同样竞争激烈。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企业唯有在做好产品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生产与运营的成本,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产品在同行中有更高的竞争力和性价比。反之,如果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太高,必将会提升产品的价格降低产品的性价比,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不偿失。
转型升级是关键
近年来,玲珑、赛轮、双星、森麒麟等头部轮胎企业在工厂建设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在智能制造方面加大科技投入,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双星搭建了我国第一个工业4.0工厂,实现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双提高。
所以,为了祖国的绿水青山,也为了轮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环保检查才会如此常态化,环保督察才会越来越严厉,因环保被停业停产的轮胎企业也不在少数。对于这些污染环境的轮胎企业,监督机构要给予最严厉的打击。今后的环保重压将是常态化的,任何不重视环保的轮胎企业都无法长久地经营下去。
(责任编辑:Ca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