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2年落后产能淘汰的最后一枪打响,中国轮胎行业即将进入新纪元。十年的风云骤变,轮胎行业真的变好了吗?
产量变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轮胎外胎产量累计达到8.93亿条;而到了2021年,我国国内橡胶轮胎外胎产量为8.99亿条。数量上似乎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在多地持续推进低端低效产能压减下,在扼制行业野蛮生长中,此时的中国轮胎整体的质量和性能已与10年前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以我国轮胎制造基地——山东为例。2018年,山东启动了严格的落后产能淘汰。截至目前,山东共清退了1732万条低效产能,在完成新旧动能转换的同时,也已逐步建立起雁阵型产业集群,实现了从产能到技术的升级和再突破。
2021年的8.99亿条轮胎,无论是在质量,还是在技术含量已彻底脱离低端之列,实现从质量到品牌上的“涅槃重生”。在头部轮胎企业的带动下,中国轮胎的产能逐步向超高性能靠拢,进一步实现了对产品竞争力和全球市场占有率上的直线提升。
出口变化
2021年,我国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量达到59155万条,较2012年扩大了约43%;十年间,我国轮胎以年均增长4%的速度在海外市场大展拳脚。在矿山工地、在农田林地,甚至在公路赛场,只要有轮胎的地方,我们就能看到中国轮胎品牌的身影,质量和技术上的提高让中国轮胎在海外销量不断走高。
2022年1-6月,在品牌力和质量优势的带动下,我国中卡轮胎重回美国进口前五之位,农业轮胎更是重回美国进口市场前三之列。当然的,在占据美国轮胎进口前列的泰国和越南,我们也能看到中国轮胎企业留下的脚印。品牌的提升促进产品销量,更多的产品需要更高的产能满足供应——在近十年间,为了更好地满足全球轮胎市场需求,我国轮胎企业迅速开启了产能扩张。
投资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到2021年,海外至少有16家中国轮胎厂项目建成和投产,半钢胎产能设计超3000万条,全钢胎产能设计超1500万条。几乎每一年都有我国轮胎企业在海外建厂或海外工厂投产的新闻。从亚洲到欧洲,中国轮胎企业工厂逐步扩大产能供应,满足当地轮胎需求。而目前,这些海外产能还在不断扩张以满足全球日益扩大的轮胎需求。
针对国内日益扩大的轮胎需求,轮胎企业也在快马加鞭地扩大国内产能或者升级原有产能。在新旧动能转换当中,头部恒强,巨头领跑的格局已定。在产能、品牌的加持下,2022年全球轮胎75强中,中国有34家轮胎企业上榜,中策橡胶超过优科豪马进入全球第8。
在中国轮胎企业全球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下,全球轮胎竞争格局也在变化。
竞争变化
在中国卡车胎市场竞争上,外资轮胎企业已经节节败退,已有多家外资轮胎宣布撤厂全钢胎产能——10年间,在全钢胎的“战场上”,中国轮胎产品已经逐步占据上峰。
然而中国轮胎企业要面临的竞争还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原配市场。故然中国头部轮胎企业目前已经发力高端原配市场,但是整体而言,与外资轮胎品牌在配套方面仍有差距。另外,在超高性能轮胎市场上,国内轮胎企业能与外资企业匹敌的仍是为数不多的几家头部企业,因此在下一个十年,中国轮胎企业的新挑战就是在高端市场上“攻城略地”!
下一个十年会更好
除了在产能、产品性能、出口数量上,中国轮胎产业在近十年发生了巨变;中国轮胎企业的销售模式在近十年间也玩出了无数花样——从过去向经销商的单一渠道布局,逐步升级成为向经销商、零售店、电商、直播等多种方式“并驾齐驱”,多措并举促进销量。
无数的改变,数不清的升级变革,为的就是我国轮胎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下一个十年会是中国轮胎产业更好的明天!
投票:
近十年,中国轮胎行业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A.产能更强
B.出口更多
C.质量更优
D.销量更好
E.渠道更广
(原创,责任编辑: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