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轮胎网;
还能把精彩内容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这些轮胎企业正在成为市场“旁观者”
文章来源:轮胎商业网     发布日期:(2023-06-14)          


不能否认,外资轮胎企业曾在中国轮胎市场有过很辉煌的一段时光。2000年到2015年间,多数中国轮胎企业尚还处在盲目发展产能,争取薄利多销大走销量的时候,外资轮胎企业通过品牌运营和产品中的技术含量而在中国市场吃到了销量和利润的双重红利。

那个时候的外资轮胎企业可能完全想象不到,仅仅在不到十年之后,中国轮胎市场迎来了滔天巨变,轮胎市场的天平指针一步步向中国轮胎企业、中国轮胎品牌倾斜。在大车胎市场,不少外资轮胎企业折戟沉沙;但是在乘用车轮胎市场,外资轮胎企业还在放手一搏。但是与十年前相比,外资轮胎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仍出现了明显变化。

2016年,被定格的市场份额

对比头部前七家轮胎企业在2016年和2022年的市场占有率可以明显感知到多数外资轮胎企业在近年来的“力不从心”。

米其林,2016年时,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约在15%;普利司通,2016年的中国市场占有率和米其林基本持平;2016年的固特异虽还未收购固铂轮胎,但其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也能达到10%左右。德国马牌在2016年成功出售1.5亿条轮胎,“轻松实现”其2016年度目标,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同样风生水起。凭借在配套市场的优势,马牌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约在7%。

住友橡胶、倍耐力和韩泰轮胎三家轮胎企业的市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虽然不及头部四家外资轮胎企业,但是每家在中国轮胎市场的占有率均在3%以上,远远甩开了身后的轮胎企业。

尤其是韩泰轮胎,其在2016年的全球营业收入为6.44万亿韩元,其中,中国市场销售额为8400亿韩元,占其全球市场的13%。

不过,外资轮胎企业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的成长停滞在了2016年,事实上,直到2019年,外资轮胎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都未出现更大的突破。

尤其是2016年,伴随着优科豪马等多家外资轮胎企业就开始陆续撤出大车胎市场,外资轮胎企业在替换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低。2022年邓禄普宣布有序退出中国卡客车胎市场后,目前还留在中国大车胎市场里卷的外资轮胎已经不到10家。而其中,唯有普利司通的大车胎产能保持在千万条以上,其余轮胎企业的大车胎产能均降至600万条以下,倍耐力和韩泰等轮胎企业的大车胎产能仅剩几十万条。在大车胎市场,多数外资轮胎企业沦为了旁观者。

而这种“旁观者”的局面也在蔓延至乘用车胎市场。在轮胎商业的门店的走访中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外资品牌轮胎的落寞。在部分门店陈列中,国产品牌的占比甚至达到了半数以上,于2016年时呈现出了截然相反的态势。

看着自己的市场份量变化,多数外资轮胎企业也在想办法去做出改变,不少外资轮胎企业开始专攻大尺寸市,致力于乘用车轮胎的投资与研发,实现轮胎高规格化、高性能化生产。其中,韩泰和倍耐力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纵观国内车企原配规格和替换市场消费主流,外资轮胎企业的这一布局真的可以称的上是好决策吗?至少目前并不好说。

大尺寸是趋势,但称不上好决策

从对未来产品矩阵的规划来看,倍耐力和韩泰是最专注于大尺寸轮胎研发的两家轮胎企业。而两家企业也确实在不断拓展旗下大尺寸在全部产能中的比例。事实上,这也是两家轮胎企业在全球的轮胎配套优势给予他们的巨大勇气。但是这一招在中国轮胎市场却不一定特别吃香。毕竟,从轮胎商业收集到的销售数据来看,配套和替换市场的主要规格还集中16寸到17寸的市场。这也意味着目前18寸及以上的轮胎市场份额还算不是上国内轮胎消费主流。这也意味着,外资轮胎企业的大尺寸战略在中国市场可能不会对他们的市场占有率突破发挥太多作用。

不过,至少目前,外资品牌在乘用车配套市场还是占有更多优势,这也意味着在近三年之内,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也不会有太多波动。而2023年到2025年,大概率会是中外轮胎企业在乘用车轮胎市场博弈最激烈的三年。

中国轮胎企业正在试图通过布局新能源配套来实现对配套市场的弯道超车,但是由于目前市场汽车消费中大比例仍是传统燃油车,因此配套市场布局中,中国轮胎品牌仍有更多空间需要突破。

不过就像2016年,外资轮胎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被突然定格了一样,在千变万化的轮胎市场,下一幕会发生什么,我们很难有准确的预测。如果再有7年,中外轮胎企业的乘用车轮胎市场“争番之战”会迎来怎样的结局?中国头部轮胎企业会不会成为5成市占率的拥有者,

我们和您一样充满期待······

(原创,责任编辑:晨晨)

上一篇:橡胶价格又要涨?成本高压继续 下一篇:注意!这一地区轮胎安全······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