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二代,顾名思义,都是“拼爹”的。
这些年炒的火热的有“富二代”、“穷二代”,
而自从10年那句“我爸是李刚”流传出来,
“官二代”也迅速被“人肉搜索”般的挖出了。
他们都是从财富多少、官衔大小来划分的。
今天要谈论到的“胎二代”跟他们绝对不是一个概念。
“胎二代”没有叫李刚的亲戚,
“胎二代”比“穷二代”富一点,比“富二代”穷一点。
他们的一代都是卖轮胎的。
“胎二代”都是在轮胎堆里长大的,
轮胎从小就是“胎二代”的玩具,
别人有送他们什么“轱辘”、“二胎”、“小胎”什么的外号。
他们虽然不喜欢,但是也欣然接受。
长大后他们也顺理成章的子承父业,与轮胎为伴。
“胎二代”都是靠真本事吃饭的,有一技之长。
不可能别人说“老板,给我换个轮胎”,你一句我爸是李刚就行了。
所以他们是货真价实的高手,顶天立地的汉子。
每天在轮胎店起早赶黑的工作,甚至脏兮兮、苦哈哈的。
他们从小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胎二代”更多的时候并不是一种赞美,只是一种职业的延续。
他们在熟悉的行业贡献着几代人的青春。
黄金时代也好、没落时期也罢,他们一直在坚持。
坚持用热情和奋斗书写轮胎人的赞歌
“胎二代”从来都不是贬义的代名词。
他们是一个大写的奋斗和亲切的称谓。
(中国轮胎商业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yo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