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轮胎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经销商当前正处于加紧囤货阶段,那么,经销商是大量囤货、抢货,还是价格上涨到超乎预期时,就选择放弃进货呢?
《轮胎商业》记者 王旭
从2016年11月到当前为止,轮胎价格一路上涨。国内轮胎企业涨价幅度多在10%-15%之间,国外轮胎企业涨价幅度多在10%以下。
但,有些轮胎企业,涨价幅度却已达到30%以上,例如:方兴橡胶有限责任公司的涨幅已达到45%。山东昊华轮胎有限公司涨价幅度也已经达到35%等。
涨价30%以上经销商要承担哪些风险?
首先,售价达不到进价的涨价幅度。
涨价幅度在30%以上,意味着涨价前一条进价为300元的轮胎,涨价后,进价需要390元。但是,售出价格根本达不到高于原售出价高90元。
其次,经销商必须要承担大幅度涨价后,销量减少的风险。
一定会有出于价格因素选择够买本品牌轮胎的零售商和消费者,转投其他品牌。
那么,问题来了,当轮胎涨价幅度在30%以上时,经销商还要进货吗?
经销商到底要不要进货
涨价初期,大多经销商还都处于观望期,并未开始大量囤货。当轮胎市场“涨声”一片时,很多轮胎经销商才意识到,需要大量进货,甚至囤货。所以,就出现,经销商抢着进货,轮胎厂家供不应求的局面。
但轮胎不同于其他商品,受“买涨不买跌”的消费观念影响。房子涨价,有人连夜守在售楼处;黄金涨价,大妈们把棺材本都拿出来买;就连自来水要涨价,有的家庭买了大桶提前装满……轮胎不同于其他商品,因为涨价去换轮胎的消费者恐怕没几个。反而因为轮胎价格提高,能用就不买。
尽管近几年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但是轮胎替换市场容量并没有增加多少。
在此提醒广大经销商,应当警惕涨价潮后的报复性降价。一味跟随涨价潮流,抢货、囤货,一旦价格下降或趋于稳定,损失巨大。经销商更不要过分囤货惜售,快进快出,让资金快速轮转起来才是正确的经营思路。
(中国轮胎商业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