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商品涨价理应靠消费需求来拉动。但是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以及8月份再度开启的轮胎涨价狂潮,却完全是被动涨价。原材料价格暴涨最终使得轮胎企业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提高出厂价格。涨价信息铺天盖地,导致经销商零售商人心惶惶。炒货商二批商利用涨价大肆炒作:什么别问我轮胎价格请先问我库存;再不进货、下个月有钱也没货可进……。很多吃瓜群众不明就里,感觉就是,哇喔,轮胎市场好火爆啊!
回头我们再看轮胎店,还是一如既往的卖着轮胎,没有出现顾客盈门的景象,反而是越来越引得车主对轮胎价格有了更多的猜疑。轮胎店主也无奈:这一天一个价,真心没法跟顾客解释啊……
可以非常明确的说,轮胎涨价绝对不是因为消费需求增加而带动,而更像是供给侧改革、去产能、以及环保导致上游原材料企业产能锐减或者突然集中而引爆的涨价潮,这种爆发式的涨价很难传导给终端零售企业,最终众多轮胎制造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订单转移等原因出现倒闭潮。
借去产能之机,大型轮胎企业从中大量获益。大型轮胎企业债务出清,银行也跟着受益,风险降低。但是,对于中小轮胎企业而言就是一场灾难了。
去产能首先去的就是中小轮胎企业的产能,没有哪一家大型轮胎企业被去了产能,相反他们一直在持续增加产能。中小轮胎企业和大型轮胎企业相比,本身就缺乏在原材料价格上面的议价能力,随着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和紧缺,中小型轮胎企业的资金就更加捉襟见肘,吃了上顿没下顿。于是不得不停产,放假,控制产能。当这些中小轮胎企业都在苦苦煎熬,殷殷期盼原材料价格下降,为自己迎来一线生机的时候,环保督查来了。
环保这一棒砸下来,很多中小企业完全失去抵当能力。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否则将封厂停产,一旦违规生产马上面临重罚。就像一个私营轮胎企业主所说的:我害怕每个太阳升起的早晨,工厂外警车 、执法车 、甚至便衣 、甚至出动无人机。
在环保督查过程中,很多污染严重的大中型国有化工厂、热电厂、钢厂、轮胎厂等没有受到环保风暴的影响,反而是那些民营纺织、染厂、轮胎厂等成为环保重点的监管和关闭对象。并且在很多地方出现了一刀切的现象,很多汽修厂、轮胎店因此成为刀下冤魂。
在中国经济下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本就艰难。供给侧改革下的去产能,已经成为国企提高大宗商品价格、清空库存、出清债务的利器。原材料价格飞涨,让高房价、高税费和高人力成本下的制造业不堪重负。
如此下去,最终留给轮胎行业的会是什么?
一、加剧中小轮胎企业的倒闭,削减经济活力。
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40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中国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
2016年-2017年以来,在去产能、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广大中小企业成为了去产能的对象,特别是在雾霾压顶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被一刀切式关停,在环保的尚方宝剑下,中小制造业成为牺牲品,加剧中小实体企业的倒闭。
倒闭一旦加速就会恶性循环:廉价抛售→资产价格下跌→实际利率上升→更多的廉价抛售→周转速度下降→净资产减少→更多破产→银行挤兑→信贷萎缩→银行抛售资产→信心越来越低迷→囤积现金……
二、加剧失业潮的到来,增加稳定风险。
一个文件、一个措施的出台,往往就是一个会议、几句话的功夫,但是以公权力出台的措施,到底会给多少个家庭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带来什么不可承受之重,都不在措施制定者的考察范围之内。
土地流转了,厂子关停、倒闭了,很多员工也会失去工作,失去饭碗。孩子读书、老人养老、医疗,房贷、都会成为很大的社会问题,一刀切运动式的环保风暴下的失业人群和老幼人群生计如何保障,是否在环保风暴的考虑之列?
就山东为例,数以千计的小微化工企业、会有多少人失业?又有哪一级政府、部门想过他们的生活怎么办?东营轮胎厂从上百家减少到几家,会有多少工人下岗,以后他们怎么生活,谋生的出路有哪些?有没有人替他们考虑过。
留下中小轮胎企业倒闭后的尸骨和成千上万的下岗工人,还有正在长途奔袭的通胀大老虎,这应该就是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风暴后,给轮胎行业留下的恶劣后果吧。
(中国轮胎商业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j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