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轮胎网;
还能把精彩内容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渠道
市场渠道
中国轮胎,“墙外花谢,墙内遇冷”
文章来源:轮胎商业网     发布日期:(2018-03-29)          

中国轮胎产业在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从2002年起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但由于产业投资“过热”,导致了库存急剧上升,最佳的方法就是走出去,所以,中国45%左右的产量需要通过出口渠道消化。2017年,中国轮胎共出口529.53万吨,累计出口同比2016年增长2.40%。

但现在,国际市场“风云骤起”,中国轮胎靠依赖出口来保持稳增长的这种经济模式难以为继。尤其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重重“双反”,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出口量。2017年,中国对美出口67.39万吨,同比2016年降低13.42%,占比12.73%,同比收敛2.32个百分点。

轮胎一直是中美贸易竞争的“重灾区”,近年来输美轮胎量的下降,极大的拖累了中国轮胎的外贸需求。从上图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轮胎对美出口量呈现出冲高回落的态势,在2014年输美轮胎量达到顶峰后,进入了连续三年的出口萎缩,2017年相比2014年萎缩44%。对美出口占比萎缩11.23个百分点,输美轮胎的量的减少也极大的影响了中国近年来出口轮胎总量,拖累了总出口量约10个百分点的增速。

不止美国,由于受到欧盟REACH法规和标签法的实施的阻碍,一些主要出口到欧美等市场的中国企业受到很大影响,再加上海运费用不断上升,轮胎成本又大幅提高等不利影响下,导致中国今年轮胎出口大幅回落。一次次的贸易摩擦、技术壁垒等不利因素,让中国轮胎面临更加严峻的出口形势。

除中国轮胎出口受阻外,国内市场还面临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前些年,受益于车市的繁荣,一些跨国轮胎企业例如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巨头纷纷在华扩大产能。有数据显示,外资企业在中国乘用车轮胎中占有70%的市场份额,在高端卡车、客车轮胎市场中也同样占据着较大份额。从品牌排行榜来看,还是外资品牌遥遥领先的。

中国轮胎业前期的盲目扩张、过度发展为结构性失衡埋下了隐患。国内企业在轮胎产品研发过程中,多注重低端轮胎产品的生产制造,而对高附加值产品的投入明显不足。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及日资车商频频败退,进一步加剧了轮胎业产能过剩的困境。

在国内外经济持续低迷,外贸频繁摩擦等不利影响,中国轮胎出口受阻,国内市场又面临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给轮胎产能过剩“降温”,也是我们国人开始摸索的。一方面,相关轮胎企业应当停止盲目扩张的步伐,重点提升轮胎产品的研发能力,并通过缩减规模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关调控举措,帮助轮胎企业做好产能规划工作,并从政策方面给予部分倾斜,使过剩产能尽快得以消化。我们有信心改变这种“墙外花谢,墙内遇冷”的现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所有轮胎人的努力,我们一定能从“中国制造”转为“中国智造”。

(责任编辑:Anna wei)

上一篇:中美贸易大战,哪些轮胎企业将突出重围? 下一篇:轮胎生意,价格战背后~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