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轮胎网;
还能把精彩内容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渠道
市场渠道
中国经济总量运转年报 2013
文章来源:轮胎商业网     发布日期:(2014-01-22)          

 经济年报:28省份GDP总量据估算已超全国两万亿

 

 2013年GDP同比增7.7%,增速与上年持平,为14年最低。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去年的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0%。

  据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去年国民经济呈现出的特点是“稳、进、好”。去年全年CPI上涨2.6%,低于物价调控目标。

  马建堂称,经济增长7.7%,物价控制在2.6%,这样一个搭配是非常不容易的。且目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单位GDP能耗下降3.7%。

  马建堂表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要进一步巩固,增长内生动力还需要培育,地方债的风险需要加强防范。

  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越第二产业。据新华社报道,1979年至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10.8%。但第三产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尚未根本解决,GDP占比与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 焦点

  1 城镇居民钱袋子“跑输”GDP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称加入人口增长因素并未跑输

  扣除价格因素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低于7.7%的GDP增速。对此,马建堂表示,在去年严峻复杂的形势下,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相当多的企业存在经营困难,在这种背景下,增速并不低,取得这样的速度也不那么容易。

  马建堂称,7%是个人均的概念,而GDP增长7.7%,不是人均的概念,包含了人口的增长。如果把人口增长的因素考虑进来,我国人均GDP增速为7.2%左右,这与7%基本同步了。

  马建堂表示,GDP增长是指全国而言的。如果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加权汇总,就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按照城镇化率的权重计算,城市化率是53.7%,计算出居民收入的数据超过了GDP增速的7.7%。

  2 一线城市房价涨得多 涨幅减缓

  马建堂称房价出现分化趋势,希望上涨幅度减缓能够延续下去

  马建堂表示,去年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得比较多。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有几个原因。第一,一线城市都是特大城市,人口多,刚性需求和其他需求也都比较强;第二,一线城市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是很强的;第三,要承认一线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尤其是好地段的珍贵性,可能更加明显和突出。这些因素是去年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深层原因。

  马建堂称,房地产调控的见效需要一个过程。去年城市的房价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化趋势,不能简单用部分地区的房价上涨概括整个中国去年房价完整的画面。

  对于去年12月份房价的数据,马建堂表示,70个城市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确实还是上涨,但是上涨的幅度在减缓,也希望上涨幅度减缓的势头能够延续下去。

  【预测】

  专家预计今年一线城市房价涨10%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不同城市房价涨幅不同主要是受地方市场供需不同的影响。由于调控政策更加严格,供应量偏紧且需求更强劲,一线城市普遍面临供应不足的情况。

  相形之下,中小城市的新增供应增长较快。由于需求起伏不大,消化这些新增供应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未来几年房价可能面临下行压力。

  朱海斌称,在短期内,楼市政策的调整仍以地方调整为主。朱海斌预计,2014年一线城市的房价将上涨10%,二线城市上涨5%-10%,三线城市则持平。他表示,政策对房价上涨的影响可能有限,本届新政府没有像上届政府频频提及房地产市场调控。

  市场有传闻,新的房地产市场政策框架可能将推出,旨在调控长期供应面,减弱对短期需求面控制措施的依赖。长期政策包括推出房产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增加住房供应,尤其是保障房。朱海斌称,在短期内,这些措施的影响将有限。

  3 基尼系数0.473被指偏低

  马建堂称基尼系数并不低,样本计算基础扎实,来源明确

  去年初,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10年来中国的基尼系数。昨日,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73。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出,这个数字比外界认为的低。

  马建堂表示,确实有个别学者计算的基尼系数比国家统计局要高。但它严格地讲不是一个统计指标,而是依照一些基础资料,通过不同的方法算出来的。国家统计局计算的去年基尼系数0.473,总体来讲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世界银行对中国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和国家统计局也是非常一致的。

  据马建堂介绍,国家统计局的样本数量,就是住户调查的样本,全国依照科学的方法抽取了40万户,其中16万户是国家样本,24万户是地方样本。这些样本是根据相关指标由高到低排序,随机抽取的。样本计算的基础是40万户城乡居民日积月累的记账,尽管这些记账户特别是高收入记账户,未必记得特别真实、特别全,但是总体来讲,它的基础比较扎实,来源比较明确,持续性很强。

  马建堂表示,0.473的基尼系数也不低,按照国际标准,基尼系数0.4以上就表明这个经济体的收入分配还是存在着很大的改进余地。所以要正视这个问题,进一步加大收入分配改革的力度。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核算数据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万亿。同日,记者统计了31个省份2013年的GDP总量与增速,目前已有24个省份公开了GDP总量。而上海、山西、陕西、黑龙江尚未公布GDP总量,仅提及了增速。记者根据其上一年的经济总量与2013年的增速计算出其2013年GDP总量。据此,28省GDP总和约为58.9423万亿。

  “地方数据注水是最主要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此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解释称,不少地方政府为了完成节能降耗和GDP考核等指标,会对数据进行修改,以让数据更好看。

  此外,还有跨区域经济活动导致数据重复统计也会出现GDP数据不统一的问题。刘元春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在区域内交叉发生,加上统计上的精确度不够,从而出现一个经济活动,两个省份重复统计的情况。

  ■ 盘点

  20省份下调GDP增速预期

  新京报记者梳理26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仅有广东调高了2014年GDP增速预期目标。此外,20个省份下调了增速预期,5省份与去年持平,总体看依旧延续了“西高东低”的格局。

  东部省份除福建与天津外,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河北、山东等地今年GDP增长目标均低于9%。其中,北京下调了GDP增速预期目标至7.5%,与上海一同“垫底”。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各地调低目标,意味着大家不再只看GDP增长,而是实事求是地根据各自情况做出预期。在中央一直强调改进政绩考核的情况下,地方的政绩观有了明显变化。”

  “目标两位数省份缩水”

  去年,全国共24个省份的GDP增速目标设定在两位数以上,现在这个数量大幅缩水,仅有13省份。依旧以中西部省份为主,较为发达地区则为福建、天津与重庆。

  刘尚希表示,在“调结构”、“促改革”的形势下,预期过高是不现实的,“调低GDP增速目标预期是正常的。”

  下调省份多未达预期

  1月16日,广东提出,2014年增长的预期目标为8.5%,比去年增加了0.5个百分点。这也是在目前已公开政府工作报告的26个省份中,惟一提高GDP增速预期的省份。

  在下调的省份中,内蒙古首当其冲,以调低3个百分点成为了下调幅度最大的省份。梳理发现,在下调的省份中,有14个省份2013年GDP的实际增速并未达到当年预期目标。刘尚希说,去年,有些地方把GDP增速预期目标定得比较高,想“大干快上”,指标定得比较冒进。如果再次定高,脸面也不好看,因此有些地方今年回调了预期。

  “数据作假加大查处”

  近年来,不断有公众对国家统计局数据的准确性提出质疑。怎么保证汇总上来的数据整体上真实可靠?怎么挤干统计数据中的水分?昨日发布会上,对于记者的提问,马建堂表示,被调查对象依法报送的真实数据,是国家宏观数据真实的基础。以后将加大对弄虚作假案件的惩处和曝光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

 
上一篇:双龙股份:绿色轮胎规范将出台 下一篇:东营市最大境外轮胎投资项目获批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