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见汽车轮胎的侧面,通常都标识着很多数字和字母,在这些标示着轮胎规格参数中,有这样一些字母,它们通常以“H”、“S”、“T”等形式出现在轮胎侧面一长串参数的最后,它们可能影响到行车安全性,却很少受人关注——它们就是速度符号。
轮胎的速度符号,也被称为轮胎的速度等级,指的是在规定的路面级别、轮辋名义直径下,在规定时间内允许使用的最高速度。按照可承载最高时速的不同,轮胎的速度等级可以分为A—Z这24个不同等级(没有I和O级),其中A级又可细分为A1—A8这8个不同等级。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主要是Q(160km/h)—Y(300km/h)这几个速度级别的轮胎。轮胎速度级别越高,轮胎设计及对材料的要求也就越高。一般情况下,相同品牌、相同尺寸规格的轮胎,载重指数越大、速度级别越高,性能越好,价格就会越高。
速度等级M(备用轮胎,130km/h)
一般备用轮胎的速度等级为“M”,这意味着它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130km/h,但这是学术上的速度。在使用备胎的情况下,大多数车企都要求汽车的速度不要超过80km/h,部分原因是尽量减少对传动系统部件的磨损。出于同一个原因,大多数车企推荐汽车使用备胎的时候,行驶距离不要超过80Km。
速度等级Q(冬季轮胎,160 km/h)
雪地轮胎的花纹比较深而且分布广泛,这能够为汽车在冬季行驶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冬季轮胎能够应付的路面包括干燥路面、积雪路面和结冰路面。它们比雪地轮胎更平稳,更安静,并且具有“Q”的速度等级,在法定速度下行驶都是很安全的。
速度等级S(180km/h)
“S”这个速度等级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具有这个速度等级的轮胎在当时普遍用于各种家用车。在今天,这些家用车大多都选择了今天的“T”级轮胎。
速度等级T(190km/h)
“S”级轮胎在今天并不常见,今天的入门级经济型轿车普遍使用“T”级轮胎。按照合法的速度行驶,根据轮胎的速度等级,是非常安全的。
速度等级H(210km/h)
早期的“H”级轮胎仅用于高性能的车辆。今天,随着汽车性能水平的提升,“H”级轮胎在家用轿车、紧凑型SUV和小型货车上面比较常见。尽管这些汽车大都无法达到210km/h,但是“H”级轮胎有它的优势。速度等级更高的轮胎通常能够提供更好的转向响应和路感,这能够提升操控性能。
速度等级V(240km/h)
“V”级轮胎最初也只用于高性能汽车。现在,一般的运动型轿车或者跑车都用上了“V”型轮胎,其中包括许多车速达不到240km/h的车型。虽然高性能轮胎一度被认为磨损更快、胎面更硬并且发出噪音更大,但现在已经不再如此。今天的高速轮胎更加平稳、安静并且经久耐用。
速度等级Z(240+km/h)
随着汽车性能的提高,“V”级轮胎就比较局限了。这就诞生了“Z”级轮胎,轮胎的速度可以超过240km/h。没有指定速度到底可以多快,这就使得那些追求极限速度的司机们不敢轻易越过速度红线。
速度等级W(270km/h)
从理论上讲,这些轮胎适用于具有极高速度的跑车。不过,这个级别的轮胎也会用在无法达到这个速度的家用轿车上面。因为车企们会优先从汽车的操控和胎噪方面选择最佳的轮胎,而不是从速度等级。然而,在今天高性能的汽车世界中,即使是“W”级别的轮胎也无法满足某些高性能跑车。
速度等级(Y)(300+km/h)
这个速度级别可以说是最高的一个级别,这个速度也只有超跑才能达到。不过,轮胎的速度能够超过300km/h,但具体能够到多少还没有指定。
一般轮胎最高速度会远远大于实际道路行驶速度,有些车主认为速度等级够用,没必要多花钱买速度高的轮胎,其实这是错误的,虽然高速限速120,实际用车环境下,温度、胎压、磨损程度以及轮胎使用的材质都会影响到轮胎的安全速度。如果是夏天正午时分路面的温度可以高达40—50摄氏度,再加上轮胎转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轮胎的温度可以升高至60余摄氏度,这时大多入门级别汽车所装配的“T"(190km/h)的安全速度就会大打折扣,安全时速会降至130km/h,这还没考虑胎压、轮胎磨损程度等因素,如果将全部因素考虑进去,T级轮胎的实际安全速度可能连120km/h都达不到,所以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选择速度等级高的轮胎。
(责任编辑:Ca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