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越野轮胎与普通轮胎的区别又在哪里?
石子路面
我们都知道轮胎在路面行驶的过程中,接地面积越大则抓地力越大,所以赛车选择光面胎。而普通轮胎为了兼顾排水性,不得不设计花纹,但普通轮胎在设计过程中也是尽量增大花纹块面积。如下图紫色部分在普通轮胎可以达到75%-80%,花纹块之间距离很小。
蓝紫色部分是花纹块,与地面直接接触;黄色部分为花纹沟
这样的设计导致普通轮胎在滚过有石子的路面时,较大的石块无法被狭窄的花纹沟吸纳,如下图。
接触面被障碍物顶起弯曲,接触面积将会大大减少,甚至完全无法与地面接触。此时轮胎将会打滑,转弯时则可能发生短暂漂移或无法转向。
缝隙被填满,严重影响到吸水(泥)、排水(泥)能力,使得轮胎连最基本的抓地性能都难以保证。另外花纹沟内的空气流动被阻隔,还会使轮胎噪音提高。
泥路上轮胎的抓地有点特殊,普通轮胎在泥地里面只有打滚的份,普通轮胎在积水路面会发生“水滑”,在泥地里面就发生“泥滑(打滑)”,两者都是胎面无法及时将水(泥)吸纳排出导致的。
普通轮胎的胎肩部为了减低噪音采用了封闭式设计、花纹沟窄小,排水还可以,但这种设计对于排泥来说无济于事。
花纹深度浅,使其无法深插入泥地之下的坚实路面,轮胎将不断打滑。而且带来的搅动会破坏泥地原有的力学特性,越挣扎越下陷。
吸石排石
越野轮胎的花纹沟宽大,花纹块的倒角和阶梯状设计使得石子很难卡到花纹沟内部,在离开地面时将石子甩出。
2. 如图所示为弹石胶条,在石子卡入花纹沟时对石子有弹推力,有助于快速将石子弹出
谢米工邀
抓地力的产生,除了我们之间经常说的分子粘附和齿轮啮合这一类的摩擦力,还有路面上物质对轮胎的反作用力。这种作用力不能归类到摩擦力中,但确实可以为轮胎的抓地提供助益,在泥(土)、雪地中比较明显。
如下图,当花纹深入到泥(土)、坚实的积雪中时,会受到一个分布载荷的作用,越深入地面,作用力越大;如果花纹沟足够深,则可以与底部坚实路面则会产生分子粘附和齿轮啮合。所以越野轮胎的花纹沟深要比普通轮胎大。
胎侧保护
如下图所示的这一圈是用来保护胎侧的。
胎侧胶主要作用是耐疲劳、耐弯曲,如果加入抗撕裂性能好的天然橡胶(NR)则会影响其耐疲劳特性和寿命。但在实际的行驶过程中会出现下面这种情况:岩石剐蹭、刺扎胎侧,严重影响胎侧的安全性。
所以轮胎设计中会把胎面胶设计的很宽,因为胎面胶中含有抗刺穿抗撕裂性能很好的NR橡胶,所以这一圈奇奇怪怪的东西可以看成是胎面胶的延伸。在降低气压时,这一圈橡胶将会变形接触地面,做为胎面花纹使用。
气压
普通轮胎的胎压是不需要改变的,也是不能随意改变的。而越野轮胎天生就适合以低压行驶,以适应不良路面。下面视频中右边为正常胎压,左边为低压,看下效果

气压降低后,即使无法被纳入到花纹沟中的大障碍物,也可以被胎面包裹住,而对车轴的作用力非常小,被称为轮胎的包容特性,这也是轮胎可以减震的原因。
而且越野轮胎的胎壁较高,可以允许其气压降低,即使遇到大的障碍物进行包裹,也不会对轮胎结构造成损害,且胎侧部位一圈保护装置在降低气压之后可以作为胎面花纹,进一步增强轮胎抓地能力。这些都是普通轮胎无法做到的。
在这里要提到一点轮胎的减震与胎侧的高度并没有直接关系,减震作用很大程度上与气压有关,越野轮胎胎侧高是为了在降低气压时,高高凸起的障碍物不会破坏轮胎的结构,所以越野胎的扁平率不会很低。这是一种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