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中国轮胎迎来生死劫!
2018——内忧连连
2018年中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8.16亿条,同比减少12%;2018年中国橡胶轮胎外胎销售量8.14亿条,同比减少12%。
来自轮胎商业数据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国内共淘汰斜交胎产能730万条,普通型子午胎1800万条。2018年有超过30家轮胎生产企业破产。
2018年,增加位列全球75强轮胎企业山东永泰宣告破产,成为中国轮胎行业大洗牌典型事件。截至破产清算前,山东永泰的被担保债权金额25.36亿元,这也是中国最大的轮胎企业破产案件。另外一家大型轮胎企业恒宇橡胶同样在2018年宣告破产,一时间,悲观情绪笼罩整个行业。
2019——外患不断
进入2019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5个月,橡胶轮胎外胎累计产量33376.7万条,同比下降了7.8%,减少大约2822万条,大概相当于中策和玲珑全年全钢胎产量的总和。另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全钢胎出口量同比下降3.2%,2019年1月-3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轮胎数量,同比减少28.6%。
2019年2月美国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卡客车轮胎征收双反税,给了中国轮胎重重一击。随后中国轮胎出口市场再遭打击,中美贸易战爆发,中国轮胎首当其冲,再度被加税25%。
到了2019年轮胎企业破产势头不减,2019年1月3日,山东国鹏橡胶有限公司的资产被放在司法平台进行拍卖。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的轮胎企业年产能200万条,成为了2019年第一家倒闭的轮胎企业。2014年,国鹏橡胶还被潍坊市列为十三五战略投资重点发展项目。
2019年中国汽车销售继续颓势,为轮胎市场带来消极影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9年5月,汽车生产184.83万辆,环比降9.93%,同比降21.16%;销售191.26万辆,环比降3.43%,同比降16.40%。其中,乘用车生产149.14万辆,环比降10.18%,同比降23.69%;销售156.12万辆,环比降0.87%,同比降17.37%。1-5月,汽车产销1023.70万辆和1026.59万辆,同比降13.01%和12.95%。其中乘用车产销837.94万辆和839.87万辆,同比降15.56%和15.17%。
2018-2019年,中国轮胎内忧外患不断,但是轮胎企业在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领导下正在全面展开行业重组,积极自救。
2018年,风神轮胎与倍耐力的重组终于迎来结局,双星也成功完成了对锦湖轮胎股权的收购成为锦湖最大股东。
2019年,山东永泰几经波折最终被华盛橡胶全面接管,双星和华盛橡胶合力将恒宇橡胶起死回生。
目前,广饶政府正在积极加快轮胎企业的重组整合,广饶轮胎新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现实——困境难脱
当下,中国轮胎企业依然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国产轮胎居于三四线品牌,始终处于中低端市场,无法和国际一线大品牌抗衡。
米其林、普利司通、倍耐力等,它们生产的高性能轮胎有着更高的用户粘度和品牌附加值,更能获取丰厚的利润。中国轮胎品牌则缺乏绝对竞争力,只能依靠薄利多销维持企业正常运营。
中国轮胎企业深受上游原材料的影响。炭黑、橡胶、钢材等原材料的价格稍有波动,都会引起轮胎价格动荡。
比如:中国国内天然橡胶80%需要从原产地东南亚国家进口。因受限于政策和产业上下游的影响,原料成本的价格波动剧烈,成本难以控制。每次原材料价格波动,最先进行价格调整的都是中国轮胎企业。2016-2017年间,曾经一路冲天的天然橡胶价格,就曾经让轮胎企业苦不堪言。
国内大部分轮胎厂商主要走加工贸易出口的路线,因此深受各国“反倾销”调查影响。近几年来,美国轮胎特保案、欧盟标签法案、美国轮胎双反案,欧盟双反案等针对中国轮胎行业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件频发。作为中国轮胎的主要出口国,美国对中国轮胎实施的贸易壁垒和反倾销调查尤甚。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的轮胎总产能占据全球总额的35%,出口量占总产量的50%。中国轮胎出口主要以低价取胜,存在消费粘性不足的弊端,在消费粘性不足的情况下,被加税后中国轮胎还想依靠低价进入欧美市场优势正在日渐微弱。
在国内现有市场增长放缓、国外出口受阻、生产成本持续走高的情况下,中国轮胎的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想要进军高端轮胎市场,走出低价竞争的怪圈,国产轮胎品牌还面临着技术、品牌和服务等多方面的挑战。
未来——成王败寇
中国轮胎产业在飞速发展近20年之后,进入调整期。淘汰落后产能,集中优势产能,打造极具竞争力的品牌,打造行业航母级轮胎制造企业,大力发展技术创新,最终实现整个产业升级。纵观全球轮胎市场,竞争格局将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品牌等层面的竞争。
中国轮胎无疑正在经历史上最严峻的考验,扛得住,就是中国轮胎未来的中流砥柱,扛不住,就会被湮没在行业变革的滚滚洪流。
(原创,责任编辑:J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