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大行其道,颠覆理论横行的年代里,麦轮胎在汽车后市场宽广的蓝海中,瞄准轮胎这一细分市场,专业售卖和安装轮胎。它通过O2O网上商城,将线上购买与线下安装服务统一起来,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轮胎售卖服务新模式。
选择轮胎这一看似消费量大但竞争激烈的领域切入,我们不得不佩服麦轮胎创始人杨泓泽的胆识。杨泓泽有着丰富的汽车圈从业经历,在创建麦轮胎之前曾做过4年奇瑞汽车销售副总,以及3年利丰集团运营总裁。虽然汽车圈履历丰富,但从最后麦轮胎的运营结果来看,杨泓泽对于轮胎市场以及电商看的并不清楚。
2011年8月麦轮胎正式上线运营,麦轮胎除了在线订购之外还同时开通了电话订购,模式简单粗暴,为广大车主提供了大大的买胎便利和退货便利。
其实对于麦轮胎的来讲,最重要的有三点,第一是货,第二是平台流量,第三则是线下服务。杨泓泽三年利丰集团的履历在客观上为麦轮胎的服务网点建设提供了便利,但是货和流量,麦轮胎却没有主权。
据了解麦轮胎的轮胎提供商都是轮胎经销商,即使是1级经销商恐怕也很难给到麦轮胎非常优惠的价格,而麦轮胎要想和千千万万线下经销商和轮胎店抗衡,低价是它唯一的筹码。低价必然大致利润大部流失甚至没有利润,而配送物流费用也十分高昂,麦轮胎恐怕只能是卖一单赔一单,打掉牙往肚里咽。
流量支出是平台的最大支出,自身流量有限麦轮胎将手伸向了京东和天猫,通过开设旗舰店来继续为自己增加流量和订单。但是这样做无异于与虎谋皮,同样作为平台的天猫和京东可以瞬间复制你的经营模式,然后将你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几年后京东和天猫对汽后市场的布局证实了电商大佬们的狼子野心)。
对于轮胎货源没有议价权,对于流量入口没有控制权,对于线下服务商没有控制权,而麦轮胎更为苦逼的是还要培养消费者的习惯。当时绝大部分用户还没有从网上获取信息,提交订单,交付定金到线下服务的消费习惯。相较于买卖,培养消费习惯是需要长期积累和投入的,麦轮胎能不能坚持住,会不会最后把培养起来的用户白白送给后来者?从最终的结果看,麦轮胎终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对于轮胎市场认识不足,是麦轮胎致命的短板。杨泓泽曾表示,轮胎行业最大的痛点是价格不透明化,并声称麦轮胎已将传统轮胎销售渠道50%毛利,降低至10%左右。干轮胎的应该都清楚,传统渠道毛利能达到50%,那不是纯属白日做梦。
对于像麦轮胎这样的平台来讲,最最缺的可能就是资金,自我本身缺乏造血能力,必须靠着资本的不断输血才能继续活下去。2015年10月,时任麦轮胎CEOEO赵怀君对外透露,已于6月底获得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后来有媒体报道称,麦轮胎于当年6月获得了清科创投、海通、银桦的5千万A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线上和渠道推广。
当时汽后市场一片狼藉,“1元免费洗车”、“养车红包”、“0元轮胎”…有资本在后面撑腰做补贴,后市场在线上的流量战也悄然来临。各种竞争手段百出。随之而来的是曾被视为行业内大佬级别的赶集易洗车、e洗车、功夫洗车等要么倒闭、要么无力经营而被收购。麦轮胎在拿到融资后并没有走“烧钱”的路子,
杨泓泽表示,汽车行业投资大,效率相对较低,资本市场在这一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我看来是汽车+,进入产业是为了更高效、行业发展更健康。对汽车行业来说,频次低,烧钱是行不通的。我们是为了帮助传统企业更好的发展,解决库存等问题,集客这种事就应该交给互联网做。
对于麦轮胎的未来,CEO赵怀君表示:“我们以轮胎作为切入点,想建立自己的品牌,促进汽车行业的标准化。我们是汽车服务平台,新版APP就能看到很多新功能,比如查看到最近的停车场、加油站、维修店等等,所有和汽车有关的都能体验到。有点类似汽车版的大众点评,但种类更多。”
显然麦轮胎准备从单一轮胎走向多元化发展,但是这样的路能走多远呢?
2017年元旦刚过,《轮胎商业》发现麦轮胎网站已经停止运行,会员已经无法注册,也已经无法在其官网进行轮胎购买。400客服电话已经无法接通,微信微薄等全部已经无法联系。
同时麦轮胎在京东和天猫开设的旗舰店,其中京东官方旗舰店已经无法打开。天猫旗舰店全部商品已经下架,旺旺客服也一直处于灰暗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