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轮胎企业中,无论是轮胎厂还是经销商有很多老板都是草莽英雄。不过,英雄不问出处,在中国轮胎野蛮发展的时代,需要的就是那一莽子闯劲和敢打敢拼的精神。
开轮胎厂,赚大钱
80年代末,当西水村的领导班子独创的“西水模式(群众凑钱、能人办厂、风险共担、利益均享)”将西水村变成城市,将村民变成工人的时候,东营人干轮胎的热情彻底被点燃。
怀揣发财梦想的东营民营轮胎企业家们,狠狠抓住了这一波财富商机。曾经有个山东的经销商老板表示,那个时候卖轮胎是有多少卖多少,根本不愁卖,来钱就是快。一些有魄力的轮胎企业高管,毅然决然辞职,开工厂赚大钱,随便弄个小厂,每年就能稳赚上百万。如果有能力拿到银行贷款,那就赚的更多了。
当然,东营轮胎只是整个行业的典型案例而已,在国内还有很多民营轮胎厂都是这么干起来的。正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当下很多轮胎老板都是那个时候起家的,他们大都出身平平,没有耀眼的学历背景更有深厚的商业背景,但就凭着“胆子大”,成就了一番事业。整个轮胎市场充满了草莽气息和江湖气息。
建工厂,抓生产,轮胎厂的老板们忙的不亦乐乎,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层出不穷,所有人都在享受这财富迅速积累的快感。
经销商割据一方
在中国轮胎市场,工厂,经销商,甚至轮胎店的领地意识都一直很强,尤其经销商经常是割据一方,很难有新人可以插手生意,一本也不会给竞争对手机会。
曾经有一位轮胎经销商老板,到湖南去开拓市场,结果被当地一个大的轮胎经销商扎了车胎,暴打,并威胁敢来抢市场,保证让其一条轮胎都卖不出去。
这事情搁现在,恐怕早已经被打“黑”打压下去了。虽然现在广大轮胎经销商之间文明了许多,但是恶性竞争,背后耍手段同样比比皆是。比如去年,一轮胎经销商因为窜货被当地经销商带人殴打,并且还扣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被打的人竟然没有报警,默认了行业的潜规则。
轮胎圈子实在太小了,大家都默默地遵循着一些潜规则,一旦有人出圈,很可能被所有同行鄙夷,搞的最终生意没得做,只能转行。
轮胎店老板,一群苦大力
由于轮胎行业入门门槛较低,很多轮胎店老板都是凭着一把子力气起来的,尤其那些做大胎的。吃苦耐劳,认干认吃苦基本上没有干不好的。但是很多老板又吃了没文化的亏。经常在生意上面被经销商和轮胎厂耍的团团转。有很多轮胎店因为生意纠纷起诉经销商和轮胎厂,但是官司基本都是输了,原因是自己根本没看合同,甚至看本看不懂合同,有些甚至没有合同就是口头一说。
上面说到的经销商当然也会被轮胎厂耍,但是这些经销商一个个圆滑世故的很,能够称霸一方自然也是有些手腕的,所以真正吃亏的经销商不多。相反很多经销商反而把轮胎耍的团团转,从一些轮胎企业的应收账款就能可见一斑。
很多做卡车轮胎的轮胎店直到现在生意模式都很粗放,江湖义气浓厚。
江湖气是中国轮胎行业的特色,成就了一批草莽英雄。当时行业变革风暴来临时,首当其冲的也是这些英雄。近几年的市场大洗牌,很多轮胎老板们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甚至沦为老赖。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轮胎的行商环境有关系,老一套的经营管理模式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适用。这一点中国轮胎企业还是应该借鉴外资轮胎企业的经验,他们反观外资轮胎企业,大都具备非常成熟的管理经营体系,通过不断地制定规范的管理体制,清晰的发展战略使得企业自身能够健康稳健的向前发展。
中国轮胎无论是轮胎厂,经销商还是轮胎店,都需要尽快结束草莽时代,走进精细化运作的新时代。
(原创,责任编辑:J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