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8日,米兰——“韧性”是倍耐力2019年年报《未来之路 (the Road Ahead) 》的核心主题。此本年报延续了十年以来的传统,讲述了公司在数字之外的故事。著名作家艾曼纽•卡瑞(Emmanuel Carrère)、非小说类纪实文学作家约翰•西布鲁克(John Seabrook)和视觉艺术家塞尔曼•霍斯戈尔(Selman Hoşgör)以前所未有的文字和插图进行呈现,丰富了此次年报内容。
参与其中的作家和视觉艺术家将目光聚焦于应对、改变和提升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韧性。如同倍耐力在近150年的历程中始终践行的那样,拥有这种能力即代表了公司能够不断对其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进行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演变,从而维持及提升公司的地位。虽然整本年报的构思在COVID-19带来影响前就已经完成了,但其全篇的基调“韧性”也与此次疫情呼应, 通过卡瑞的《我们门前的正午(Noon at our door)》和西布鲁克的《Zoom中的一行人(The Zoom brigata)》两篇文章呈现深刻反思,触及我们目前所经历的非常情况。
卡瑞在其作品中分享了他在疫情期间写作时的反思和举措:“双子塔的倒塌令所有人震惊,这是我们人生中最具历史性的事件。但我觉得没有一个作家会认为描述三角恋或童年第一次幻灭的小说,在2001年9月11日之后就会过时。所以?所以这并不重要:我仍在不断努力,修正,给我的瑜伽书做最后的润色。这听起来很荒谬,但如果瑜伽是如我所想,这一切并不荒谬,也不仅仅是想要描绘生活的片段,而是通过生活,你能够发现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通过我们所有人的努力来战胜那些阻力。我将以此继续前进,这就是我想表达的韧性。”
另一方面,约翰•西布鲁克描绘了疫情期间朋友们在虚拟平台上的对话,就像讲述瘟疫故事的《十日谈》与文艺复兴时期这样硕果辉煌的时代紧密相连:“你知道《十日谈》是最早印刷的书籍之一吗?”“但是十日谈和文艺复兴有什么关系呢?”一个朋友问道。“所有的一切,”我回答道,“想象一下,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然而五年后,西方现代文学的第一部散文史诗巨著诞生了。从薄伽丘的著作开始,其故事寓意为‘故事不断,人性不灭’。即使是黑死病也无法扑灭这种生命力。还有比《十日谈》更好的例子来描述人类对抗难以想象的逆境时所展现的韧性吗?”
霍斯戈尔所绘的八幅插图配合着两位作者的文字,展现了多彩、有趣和动态的风格,赋予人惊喜,趣味和感动。他的每幅作品分别诠释了倍耐力的如下关键词:人工智能、变革、未来之城、连接、韧性、智慧出行、可持续性和速度。
倍耐力与作家和艺术家的合作有着悠久的传统。多年以来,倍耐力邀请了许多蜚声国际的艺术和文化领域人士用极具创造性的内容丰富了倍耐力年报。例如,2010年的年报使用了米兰那巴学院(Naba di Milano)摄影专业的学生所摄照片,以诠释可持续发展的主题;2011年,由设计师斯特凡•格莱伦(Stefan Glerum)来诠释倍耐力的典型价值,比如可信度、速度、技术和创新;而2012年,《纽约客》漫画家丽莎•唐纳利(Liza Donnelly)在倍耐力年报中用图画诠释了十个词语,代表了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认为对未来最重要的价值观;2013年,作家兼编剧哈尼夫•库雷希(Hanif Kureishi)邀请了10名年轻的国际天才,在“旋转车轮”项目中重新构思了“车轮”的概念。
2014年,“街头艺术”在倍耐力年报中成为焦点。巴西的玛丽娜•苏米(Marina Zumi)、德国的多姆(Dome)和俄罗斯的阿列克谢•卢卡(Alexey Luka)的三件作品诠释了街头艺术的典型主题,如道路、出行和多元文化。2015年,倍耐力邀请俄罗斯艺术家、现代书法大师波克拉斯•兰帕斯(Pokras Lampas)通过笔迹和指纹来诠释“独特”的价值,并以“每一个标记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年报标题。这份年报的特色之一是作家哈维尔•马里亚斯(Javier Marias)的《像哨兵月亮(Like The sentinel moon)》。
2017年年报《数字与激情的融合》讲述了倍耐力数字化转型的故事。该报告的艺术和文学内容是来自艺术家埃米利亚诺•庞齐(Emiliano Ponzi)和三位国际知名作家的作品:莫辛•哈米德(Mohsin Hamid)、汤姆•麦卡锡(Tom McCarthy)和特德•姜(Ted Chiang)。2018年,倍耐力年报则是为了纪念“动力控制,收发自如”25周年,这句品牌广告语一直伴随着倍耐力在全球的发展。该版年报包含能令人联想到“动力控制,收发自如”的图片以及三位国际知名作家亚当•格林菲尔德(Adam Greenfield)、丽莎•哈利迪(Lisa Halliday)和J•R•莫林格(J.R. Moehringer)的文章。
(责任编辑:Syl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