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米其林的副业/在中国
● 必比登的“副业”
- 米其林指南
我们之前说过,在米其林公司发展的初期,法国正经历着和平稳定的第三共和国阶段,因此在这段时期米其林兄弟也有很多大胆创新的点子涌现出来,诞生于1900年的《米其林指南》就是很好的例子。按照安德烈·米其林的想法,这个指南提供了驾车出游时所需要的加油、修车、住宿以及饮食等信息,可以被人放在车内,便于携带。由于指南的封面是红色的,一经推出便获得了一个外号:“小红书”。在20世纪初,全法国只有大约3000人拥有汽车,而米其林却印刷了3500份,这看起来也是一次赌博。
赌博的结果是,为了满足庞大的需求,指南的发行量不断加大。从第一份指南开始,每一版都大受欢迎,当然,这种追捧也与其是免费提供有关。然而,在1920年的一次旅行中,安德烈·米其林愤怒地发现寄给一家经销商的指南居然被用来垫桌脚,从此《米其林指南》便不再免费供应。
除了红色的指南,在1926年还诞生了地区指南,主要是风景、历史、文化、饮食、交通等介绍。这种指南起初为黄色,后来变为绿色,形成了如今的绿色指南。
- 米其林星级餐厅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米其林星级餐厅,也有很多人去品尝过那里的美食,然而米其林并不经营餐厅,所谓的米其林餐厅,其实是经过米其林认证并评级的餐厅。从1926年开始,出现了令人又爱又恨的、来自《米其林指南》的匿名监察员,他们为各家餐厅进行评分,并按照一星到三星分类。
《米其林指南》现有70名专职监察员,他们的身份对外是保密的,惟一出名的是他们传统与苛刻的共性。以餐厅评星为例,从一进门开始,就施展起眼观六路的本领:装修品位怎样、餐具的质量怎样、侍者的态度是不卑不亢,还是过分热情?甚至服务的姿态都被他们看在眼里,其后才是针对烹饪和装盘技巧的一系列评判。每个监察员平均每年对餐馆作240个品餐,130个住宿检查,大约完成800个左右的参观检查。对于有星级的餐馆或酒店的光顾会更频繁些,如果有必要,他们会在一年内对同一家餐馆进行12次品餐。这些监察员之所以令餐厅老板们又爱又恨,是因为一旦被监察员认可并评星,餐厅便可以顾客盈门,生意兴隆;然而他们的标准却又十分严苛,稍有不足便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
可以这么说,米其林星级餐厅的认证,既可以将餐厅捧上天,也可以令他们名声扫地。据统计,增加一颗星,可以为餐厅增加30%的客源;失去一颗星,则会减少30%。而这些监察员并不会受到餐厅的影响甚至是商业贿赂,因为他们在评分完成之前看起来只是普通的消费者,而打分也会在付账之后。时至今日,中国的上海、香港等地已经有不少米其林星级餐厅,感兴趣的“吃货”们不妨去尝尝。
- 公路地图
出版公路地图的想法依然来自安德烈·米其林,最早的米其林商业地图诞生于1910年,1913年米其林已经绘制出了法国全境的公路地图。这些地图不仅为米其林带来了收入,也是一种宣传手段。在二战期间,米其林地图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很多国家采购或复制米其林地图,而在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时,米其林也为盟军提供了大量地图。
- 飞机制造
安德烈·米其林是一个对航空技术痴迷的人,曾经悬赏重金奖励探索航空科技和飞行技术的人。同时在他的心中,有一个需要征服的“空中帝国”,他强烈要求当局大力发展空军力量。在一战期间,米其林公司主动停止轮胎的研制,转而生产布雷盖轰炸机的机身。在战争中,米其林捐赠了100台机身,其余的机身均以成本价提供给盟军。一战结束后,米其林公司共计组装了1884架布雷盖轰炸机,以及8600个投弹器和34.2万枚炸弹。
● 米其林在中国
在征服了欧洲和美洲之后,米其林的目光自然转向了亚洲,而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对米其林的诱惑自然不小。1988年,米其林在香港成立了销售办事处,为进一步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次年又在北京成立了首个在中国大陆的代表处,负责产品推广及筹备分销网络。1995年底,米其林决定与沈阳的一家国有企业——沈阳轮胎总厂合资生产轮胎。
那个时候,中国的东三省老工业区正经历着大批国企经营不善的困境,米其林的加入,可以说解决了一批职工就业的难题。米其林持有沈阳工厂90%的股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1996年底,第一条国产米其林轮胎在沈阳工厂下线。如今,米其林已经在沈阳工厂投入巨资,将其建设成为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米其林工厂,设计年产量1200万条轮胎。
2001年4月,米其林集团与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股东联合共同组建了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额2亿美元,继续生产回力品牌的轿车与轻卡子午线轮胎,并于2002年底开始生产米其林品牌的轮胎。2001年,米其林集团将其在中国的总部由北京迁到上海,与此同时,米其林在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2011年,米其林集团宣布,与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华谊集团建立一家合资企业,生产和销售回力牌轿车和轻卡轮胎。新公司将由米其林持股40%,中方持股60%。
到2011年底,米其林在中国有超过6700名员工,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米其林很庆幸自己进入到了中国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汽车工业发生了爆炸性的增长,并依然拥有无限的潜力,可以说,米其林将其未来发展前景都押在了中国市场。现在看来,这并不像当初米其林兄弟决定进入汽车轮胎产业时那样,是一场赌博式的冒险,相反,如果想在未来继续获得发展,任何企业都必须重视中国市场。
总结:
从米其林企业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家族小厂,到今天世界第一的轮胎企业,米其林依靠的不仅是爱德华与安德烈兄弟二人一次次有胆识的商业豪赌,更重要的是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和开拓,只有不断开发出领先于世界的优质的产品,才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成就今日的百年工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