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轮胎网;
还能把精彩内容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渠道
市场渠道
严令限期整改,这些轮胎企业慌了
文章来源:轮胎商业网     发布日期:(2021-10-13)          

近期,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于对东营市多家轮胎企业进行了检查,发现了诸多问题。

根据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信访举报件办理情况,东营市9家轮胎企业废矿物油实际产生量与环评预计产生量或排污许可申报量有较大差距。责令华盛橡胶、宏盛橡胶、齐轮橡胶(海倍德橡胶)、国风橡塑、镁卡车轮、宏宇橡胶、恒丰橡塑、永盛橡胶、双王橡胶进一步完善固废环境影响专题报告,并报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部门备案。计划12月底前完成整改。

除了整改,环保部门也将继续对于环保实行高压态势,所以说轮胎企业不要心存侥幸,在广饶县八月份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山东恒宇科技被罚70万。

当然,现在正是疫情后恢复的关键时期,各家企业的生产运营也是难上加难,但国家维护环境的决心不会变,我们一方面希望相关部门多理解和体谅橡胶企业的难处,有关怀和温暖的执法。另一方面也希望各大橡胶及轮胎企业能有社会责任和担当,做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两手抓的同时,在今后的生产和经营中更加注重环保意识,为祖国的“绿水青山”建设添砖加瓦。

我们都知道橡胶和轮胎生产企业因为环保问题被查的不是一家两家,被罚的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但很多企业仍然置环保于不顾,依旧我行我素,这到底是为啥呢?我们不妨从“违法成本”和“守法成本”上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

环保处罚只是一种手段,而环保处罚的真正目的是让企业减少污染、杜绝污染、真正做到不污染。但是目前来说,一个生产企业“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成本远比“污染环境”的生产成本高得多的多。我们简单来说:环保部门对企业作出的违法处罚每次都在一万元到几万元不等,最高也不过几十万元。而企业若要拿钱来治理污水、有毒气体以及废弃物的排放,最起码要花费数百万、数千万甚至更多!别说是企业了,就是在我们普通人看来这都是一笔“不不划算的买卖”。何况这些钱只是环保设备的建设费用,其生产和运营所产生的成本同样不是区区“几万元”就能解决的。

所以,相比于花大价钱投入环保生产设备,环保部门每次几万或十几万的处罚真的就是“九牛一毛”,对生产企业也不会产生任何的刺痛感。


“守法生产”让企业的竞争力降低

中国虽是橡胶和轮胎应用与生产大国,但同样竞争激烈。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企业唯有在做好产品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生产与运营的成本,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产品在同行中有更高的竞争力和性价比。反之,如果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太高,必将会提升产品的价格降低产品的性价比,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不偿失。

形成企业违法生产成本低廉、合法生产成本高昂的关系是因为:当初制定《环保法》的时候,相关处罚的标准本身就低。再就是在执法过程中,环保部门也没有严格按照《环保法》的要求来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所以,当一个企业“守法生产”的运营成本远高于“违法生产”的运营成本,那么靠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这几乎是一种不可能的事情。

据了解,经过这些年对轮胎化工等重污染企业的排查,山东广饶的污染治理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检查的重点是需要整改的企业,对环评手续,污染治理设施的要求进行仔细的排查,近些年因环评手续和污染治理设施不合格导致停工停产的企业不再少数。现在全国都在紧盯环保,不少轮胎厂家都表示,现在最重点的是抓紧办理各种手续,严格生产管控,避免因此影响开工。

(责任编辑:Caite)

上一篇:祸不单行,这家轮胎企业再次被罚 下一篇:这家企业资产冻结2000万,牵连多家轮胎厂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