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卖轮胎,有个有趣的现象,扎堆。尤其是在城市近郊环路、汽配城等人多车多的地方,轮胎店往往开得鳞次栉比,扎看上去,一片欣欣向荣,但仔细看,生意却有好有坏。有时候,明明就相隔几十米,有的店门庭若市,有的却门可罗雀。
所以,为什么?
选对品牌是第一步
和看人先看脸一样,进店买轮胎,大家往往第一时间看到的也都是最醒目的招牌。对那些初来乍到的顾客而言,能吸引他们进店的一定是依靠品牌带来的流量。
不得不承认,在中国市场常见的的乘用车轮胎品牌中,外资品牌往往有更大的影响力,如果允许,轮胎店主们往往也会用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大品牌借势,来加持自己的生意。
另一方面,凭借无处不在招牌,轮胎品牌也往往能收获更多的曝光度。
此外,尽管轮胎店几乎都有“一女多嫁”的习惯,即一家轮胎店往往同时售卖多个品牌的轮胎。但这家店真正走量的,或许未必是门头上最显眼的哪个品牌。这或许是因为门头上挂的哪个品牌满大街都是,利润已经被同行们摊得很薄,或许是因为车主们更偏爱某一品牌。
事实上,如果你观察过不同轮胎品牌的销量地图,很容易就能发现轮胎销售这件事一样十里不同天。
但总的来说,决定做某个品牌,就意味着给自己的店打下了什么样的地基,是追求单品利润还是走量,是面向重性价比还是重服务的客户,这时候大概就已有雏形了。
做好服务是硬道理
除了品牌,对一家轮胎店存亡影响最大的大概就是这家店的服务了。
众所周知,影响一家店服务质量的因素多到不胜枚举。但最主要的还是人员水平和设备质量两方面,设备自不必说,一份钱一分货,还需店主们量力而行。但人员问题确实值得说道说道,毕竟门店里从事轮胎工作的一线员工流动率高,加上环境复杂,对店主们来说,其实很难保证服务质量始终稳定。
前段时间,笔者就层亲眼见到某不熟练的小工将轮胎内外侧装反的事情。尽管因为发现及时,并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失,但对顾客而言,下次换轮胎会不会有新想法只怕是不得而知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门店服务质量的监管虽然困难,却必须坚持,否则跟顾客评分一起下降的,怕是还有轮胎店的销售了。
人情冷暖是粘合剂
最后,不得不说,开店迎客,就得做好和各类客人打交道的心理准备。毕竟交际也是开门做生意的必要环节。
事实上,客户们会用实际行动,来劝退那些“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轮胎店。毕竟做轮胎,真没几家能做成独门生意,至于处不好和客户的关系会怎么样,在市场浪潮中粉身碎骨的国营百货商店已经打好了样,只等着“冷面”店主们有样学样了。
其实话说回来,做生意,陪个笑脸,甚至吃点小亏真不寒碜。毕竟生活中也没几个人指着贪小便宜过日子,反倒是小恩小惠最能拉拢客户,一来二去,客户来得勤了,口碑好了,走量也能走出大生意。
其实说再多,轮胎店的现状也算得上有目共睹。一方面,连锁店跑马圈地,另一方面,同行倾轧不休,真能在红海里杀出血路的,算到最后也无非都是些辛苦钱。
(原创,责任编辑:Never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