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行业发展数百年,轮胎企业却发现越来越“干”不下去了。能挣的钱越来越少,要花的钱越来越多——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急切迫使轮胎企业不断投入更多的钱来实现“双碳”目标。头部轮胎企业因为资金充足,尚可通过转型升级、建造智能工厂来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但是中小型企业不同,资金乏力的中小型企业很难拿出动辄上亿的资产来帮助企业完成节能减排。
而排污排气无法达标的轮胎企业最终正在日益严苛的轮胎环保督查中,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边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日,国内至少有8家轮胎和橡胶企业因违反环保规定,至少有12家轮胎和橡胶企业被要求环保整改。
环保罚款超百万元
截至2023年6月1日,国内至少有家轮胎企业登上过环保黑名单,逃避监管进行排污,为报批项目就私自开工等都是这些轮胎和橡胶企业在环保问题上的过错。当然,伴随着这些过失被揭露,企业也需要接受一笔不小的罚款金额。2023年1月-5月,在各种各样的过失被抓包后,国内轮胎企业至少已经被处罚近120万元。
120万元的罚款多吗?与千万级别和数亿元的销售额相比看上去并不值得一提。甚至部分企业因为认错态度好,罚款最终从轻至4万余元。但事实上,无论是几万元,还是几十万元,在当下的轮胎销售环境中都是一样致命。
考虑到近两年企业岌岌可危的利润表现和市场平平的销售反映,哪怕是表格上最低的2万余元罚款,对于中型企业的利润表现也同样是巨大冲击。
同时,这些罚款之后,轮胎企业还要面临漫长的环保修复之路,同时也要面对相关部门对修复效果的一次又一次检查。这就意味着,至少在2023年,这些轮胎企业仍会在应对检查的惶恐中度过。
整改是否会成功?整改需要多少费用?这些目前来看都不清楚。我们唯一清楚的是,环保在为轮胎产业清楚了无数的小型轮胎企业后,中型轮胎企业开始落难。
中型轮胎企业淘汰进行中
仅以轮胎制造重地东营为例,2020年到2022年的为期三年的落后产能淘汰已经为当地轮胎产业清出了一批能效利用不高的小型企业。根据《关于对第二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销号(第18项)情况的公示》内容显示,目前东营市已无120万条以下普通全钢子午胎企业、年产能500万吨以下普通半钢子午胎企业。这也意味着东营未来的环保督察对象几乎都是集中颇具规模的中型轮胎企业。
当然,这也同样意味着如果这些中型规模的轮胎企业如果无法尽快将错误修复,未来也将会面临近三年内那些被评级为“低小散”“脏乱差”问题的轮胎落后产能的相同命运——被清退出局。
资料显示,2022年东营轮胎产业规模以上的35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占到了总营业收入的81.9%。而随着产业集中化不断推进,环保愈加严格,预计东营当地面临清退和置换的轮胎产能可能会达到近千万条。
而这其中有多少轮胎产能隶属今天名单中的企业,我们暂不得而知。而那些尚未获得批准就着急开工的项目是否能够通过检查、督查而重新开工,我们也不得而知。我们唯一能够清楚的就是在越发严格的环保督察下,轮胎企业必须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转型升级,达到排污标准。
然而,这些投资费用又为轮胎企业的资金来带来了新的考验······
(责任编辑: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