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轮胎网;
还能把精彩内容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全球轮胎,产能内战
文章来源:轮胎商业网     发布日期:(2024-01-30)          

2023年底,随着赛轮公布北美建厂消息,中国轮胎企业的产能版图再度扩大到了北美地区。实际上,已有外媒消息显示,还有中国头部企业要在墨西哥建厂。中国轮胎企业北美产能竞争已经打响。实际上,不只是在北美,中国轮胎企业“家里家外”的产能竞争都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在本土,除了与国内轮胎企业展开新一轮的高端产能角逐;外资轮胎企业也自2023年开始逐步扩大高端轮胎产能布局——截至2024年1月底,5家外资轮胎企业2023年合计超过100亿人民币的大额投资,透露出的是对中国高端轮胎市场更多份额的“野心”。

在外资轮胎企业“贪婪”地看向国内高端乘用车轮胎市场时,为了应对眼下的欧美双反危机,中国头部轮胎企业则进入到了新一轮胎的海外产能竞赛当中——中国头部轮胎企业开始分散式多点投资,北美、欧洲、非洲、东南亚泰国越南以外的地区都在加速生产中国轮胎品牌产品。

全球产能投资的变化正在将中国轮胎企业引入“内忧外斗”的新竞争格局当中。

投资超百亿,外资中国产能暗流涌动

从2023年1月,固特异用2亿美元(14亿人民币)为其昆山工厂高性能子午线乘用车轮胎增产260万条后,外资轮胎企业在中国高端乘用车轮胎市场供应战正式拉开序幕。

越来越多的外资轮胎企业加入了这场暗流涌动的“高端轮胎市场供应角逐赛”。

2023年第二季度,米其林宣布加入竞争。其沈阳工厂130万套高性能子午线乘用车轮胎扩建项目在环保部门进行了公示。同年11月,米其林又扩大了其在上海工厂的高性能子午线轿车轮胎,力求在2026年项目扩建完工时,米其林上海轮胎厂的乘用车胎年产能将将从现在的850万条提升至950万条。

普利司通虽然没有在2023年实施扩建计划,但是其却开始花费5473 万元万投资对其中国产能进行升级。12月5日,相关部门公示了普利司通(天津)轮胎有限公司原有厂房生产设备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情况。从公式中可以清晰看到这些投资金额涉及普利司通引进的新机械设备。普利司通对于设备的大手笔投资一方面是践行其可持续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这些设备将有效提高轮胎质量,增加普利司通在高端轮胎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德国马牌也在2023年加快推进合肥工厂四期建设。据悉,这一项目可年产800万条乘用车子午胎,其中包括年产60万条自修补轮胎和40万条静音轮胎。

2023年,韩泰轮胎虽然没有加入中国高端PCR产能供应竞赛,但是其却是外资轮胎企业中罕见增加了TBR产能的企业。在不断有外资轮胎企业逃离中国卡车胎竞争时,韩泰轮胎却对重庆工厂的TBR产能进行了升级——投资4700万元增加13.6万条的大车胎产能。而在其PCR产品矩阵中,其自2021年开始就不断提高18寸及以上的轮胎产品的销售比例。

本土产能竞赛,中国轮胎企业避而不谈

而中国轮胎企业在国内的投资显然慢了下来,尤其是头部十家轮胎企业在2023年除了推进国内已公布的产能项目,新的项目公示几乎是寥寥无几。还有两家轮胎企业暂停了安徽和内蒙古的产能投资,理由是国内市场消化能力仍在恢复当中。

虽然2023年轮胎企业嘴上说着“订单追着产能跑”大,但实际上没有几家真的去选择开启产能投资。偶有轮胎企业公示新的产能项目,翻开公示书一看,不是东营的轮胎企业升级产能,就是一些新注册的轮胎企业开工建设自己在非山东地区的基地。能够影响国内轮胎产业格局的投资在2023年寥寥无几。

2024年年初,稍微能引起关注的中国轮胎企业投资,目前仅有徐州徐轮橡胶的“工艺提升及轮胎扩建项目”,投资金额在15亿元。但是其新增产能集中于工程胎、农业胎和工业轮胎。因此,在高端乘用车轮胎产能中,我们确实还未看到中国轮胎企业,尤其是头部轮胎企业的更多动作。

中国轮胎企业放弃产能投资了吗?

当然不是,只是他们的投资目的地不是国内而已。

海外产能,中国胎企“暗地较劲”

此前有轮胎企业公布了其国内和海外工厂分别的盈利情况——海外工厂的净利润率即使遭遇双反施压,也多在10%以上;而反观国内工厂,在双反和市场价格战的双重挤压下,不少工厂产品的净利润率连5%都不到。

利润过薄,中端市场需求趋于饱和,高端市场仍在增加品牌影响力的情况下。“猛卷”国内产能显然对于企业帮助不大。

因此,更多的中国头部轮胎企业选择将投资重点放到增加对海外高利润市场的产品输出,因此可以看到2023年到2024年,中国轮胎海外产能开始呈现出多点发散式投资趋势。

从森麒麟投资欧洲和非洲产能,再到通用股份增加柬埔寨产能投资、金宇、昊华推进越南产能,再到赛轮投资墨西哥,中策新海外基地选址印度尼西亚。中国轮胎企业已经不拘泥于围着东南亚里的泰国打转。无论是出于对欧美双反目标的考量,还是出于对交通运输成本的考虑,中国轮胎企业就像是上世纪80年、90年的海外头部轮胎企业一样,在全球不同地区布局更多工厂。

而这些海外基地本身已经有了成熟的轮胎制造环境。例如北美重要轮胎产能基地——墨西哥,这里海外分布着全球最厉害的5家轮胎企业的工厂: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马牌和倍耐力。

而在隔海相望的欧洲,中国轮胎企业目前在塞尔维亚和西班牙布局了轮胎工厂。其中,玲珑的塞尔维亚工厂已经建立完成,开始通过PCR与TBR轮胎的供应和米其林、固特异、优科豪马和通伊欧这样的国际胎企展开激烈的产品供应角逐。而在不远处的西班牙,森麒麟的轮胎厂也在逐步推进,其西班牙工厂的“邻居”是米其林和普利司通。

中国本土产能投资,外资企业暗流涌动;海外轮胎产能投资,中国轮胎企业“暗地较劲”。

头部企业,鱼死网破

当然,资金实力相对于头部企业差一些的东营轮胎“中坚力量”们,自然还是将产能竞赛聚焦到了山东地区——东营轮胎产能竞赛又一次开启“团组战”。只不过由于团组战成员多是混迹于“价格战”的中小型轮胎企业,无论是谁胜出,谁淘汰对中国轮胎产业发展的影响几乎“微乎其微”。

轮胎市场每年参与价格战的品牌数以百计,消失掉的或者新补进来的品牌又有谁能清楚背下来。所以东营的产能团组战只是中小企业之间的“你死我活”,真正会影响到中国轮胎产业未来竞争格局的还是头部企业之间的产能竞赛。

中国轮胎企业头部前十彼此之间的比拼,外资轮胎企业与中国排名前五的轮胎企业之间的份额竞争,正在决定中国轮胎产业,甚至是全球轮胎产业未来的走向。头部企业之间的较量正在解答轮胎产业这一重要问题——决定轮胎生意成败的是价格还是价值?

而目前,市场份额给出的答案是价格。

为何这样说。从当前国内市场的份额之争就能窥见暂时的战果。卡车胎市场只有米其林、普利司通、倍耐力、韩泰、佳通轮胎等不到十家轮胎企业。而在16寸及以下的中国乘用车轮胎市场,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也在节节败退。价格,正在重新划分中国轮胎市场蛋糕份额。

这也是为何,外资轮胎企业竭尽全力在增加产能,增加对高端市场的产品供应。在这一细分市场还没有被价格所左右时,保住更多的市场份额。

而在更注重性价比的17寸以下的轮胎市场,东营轮胎在价格混战中彼此鱼死网破。而中国头部企业,则是对海外产能虎视眈眈。在全球轮胎市场,当下的竞争更像是“各玩各的,毫不相干”。

5年大浪,新的牺牲者正在出现

但是这样有别于十年之前的产能竞赛最终给轮胎企业带来的是“高歌猛进的欢乐结局,还是自取灭亡的悲惨收场”,却谁也说不出定论。

就像当年外资轮胎企业高高兴兴在俄罗斯建厂造超高性能轮胎产品,希望借此提高在欧洲市场冬季胎和全季胎的产品供应。但是一场俄乌冲突,欧盟对俄的原材料和产品供应制裁,让不少轮胎企业根本无法生产运营生意——“梦碎俄罗斯”成为轮胎企业产能投资的一大失败。

此外,还有经济环境轰然倒塌的斯里兰,当地轮胎企业几乎无意外受到严重影响,上亿元,甚至是上十亿元的投资“打了水漂”。

对不少轮胎企业来说,产能投资的失败造成的损失,甚至需要几年的利润来填补。不少轮胎企业就是因为投资失败造成的资金链压力随后退出轮胎江湖,成为中国轮胎企业最初的产能投资牺牲者。而事实上,这样的命运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各国轮胎市场对海外产品的包容度,很大程度上都给轮胎企业的每一笔投资画上了问号。

而没有人判断那一笔产能投资会带来巨大的成功,也没有人能预判那一笔产能投资会将企业引入无底深渊,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答案——3到5年之后,时间将告诉我们谁会因为产能投资问鼎轮胎圈,谁又会因为产能投资成为轮胎产业下一个“倒下的巨人”!

 

(原创,责任编辑:晨晨)

上一篇:中国轮胎:量利价,涨涨涨! 下一篇:成本上升,关厂危机,轮胎企业利润大降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