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3日,《2024年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发布,智能化升级成为了轮胎行业重点。在8家轮胎企业合计约27.21亿元的项目投资中,7项投资仅是用了做项目智能化升级,但是却涉及了11.47亿元的投资金额,占到了总投资比例的42.15%。
而这些投资的开始日期几乎都是2022年底到2023年底。而作为轮胎制造重地的山东,该地区的企业投资也能从侧面反映出近两年轮胎行业的“兴趣变化”——不卷产能卷渠道,卷产品!
产能投资越来越少
在10大重点项目投资中,关于轮胎产品的4笔投资为15.75亿元,其中仅有诸城涌安橡胶的6.56亿元纯用于产能投资,为年产10万吨非公路轮胎项目。该项目已于2023年4月开工,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建成投产。
而永盛橡胶,山东新豪克和八亿橡胶的投资则是涉及了产能和轮胎技术的改造升级。永盛橡胶7.8亿元用于其4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工智能化半钢高性能绿色环保子午胎装备改造提升,山东新豪克的子午线轮胎生产线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涉及8400万元投资,八亿橡胶则是投资5456万元用于全钢宽基胎的技术改造。永盛橡胶和山东新豪克的升级改造工程将于明年底竣工,八亿橡胶的技术改造则将于今年底完成。
因此,十大重点项目中,仅有一个项目真正涉及到了产能投资。山东轮胎正在缩减对产能的需求。事实上,山东产能投资的谨慎只是中国轮胎产业的一个缩影,不少头部轮胎企业在2023年就宣布了在部分地区投资项目的中止。
但是终止投资产业的企业,却在2024年继续着自己物流产业链的投资,从公开资料看,该企业对物流数字化的提档升级已经持续了2年多的时间。
至少从近两年的投资规模和比例来看,升级不扩产正在成为更多中国轮胎企业的“最优选”。
胎企跟风物流升级
从重点投资名单中可以看到,物流仓储和产业链升级是山东轮胎企业正在积极推进的重点项目。与产能投资不同,物流仓储投资和产业链升级更多针对的是从工厂终端到渠道终端效率的提升。
近年来,不少中国头部轮胎企业都在布局终端渠道和电商运营,虽然被经销商和零售商所诟病,但是就像米其林、普利司通、德国马牌等全球头部轮胎企业的汽车服务中心一样。如果能够通过增加后市场服务渠道,更强的市场掌控感往往能带给企业更多的销量和利润回馈。
事实上,这样的想法不仅是中国头部轮胎企业正在实践,山东腰部轮胎企业也在想办法去尝试,去难道更多的销量话语权。
当然,更大的市场份额除了要更高效的物流运输支持,更好卖的产品也同样必不可少,这就是为何中外轮胎企业在中国在近两年的投资偏好,相对于大手笔投资扩产,更喜欢升级产能设备。
中国轮胎正在渗透高端市场
2023年底,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全球轮胎企业先后对中国部分生产基地实施改扩建。这些技改项目的目的主要是对产品性能的提升,以增加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事实上,中国轮胎企业的产线升级也抱有同样的目的。2008年到2023年间,中国轮胎品牌已经逐步侵蚀(干净)了外资品牌在国内16寸及以下的市场份额,外资轮胎品牌被逼上大尺寸孤岛。因此,为了捍卫在大尺寸市场的份额,外资轮胎企业疯狂增加高端产品竞争力。
中国轮胎企业在17寸以下的轮胎市场站稳脚跟后,自然也会盯着大尺寸轮胎市场不放。这就意味着中国轮胎企业正在尝试突破大尺寸高价值轮胎的门槛,将产品销售到更赚钱的领域。而这也是为何2022年到2024近三年间,中国重点轮胎项目更多集中在技改而非产能扩建——数量需求已得到满足,而下一步中国胎企正在集体进军高端市场需求。
(责任编辑: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