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从中国开始有电商的2006年到现在,刚刚好过去了10年,而中国开始有轮胎店大约有50年的历史(具体不详)。
10年间,有轮胎店信誓旦旦的说:凡是网上订的轮胎我不装!联合and坚决抵制电商!
10年间,有轮胎电商恶狠狠的说:我们会在融资1000亿,直接对接最终用户,扫平在线轮胎汽车后市场!
10年间,有平台公司笑眯眯的说:我们会致力于轮胎店O2O(线上线下),打通通渠道形成商业闭环!
但是蓦然回首,我们发现轮胎市场的中国场景,几乎没有像任何人想象的那样来存在。仍然不紧不慢按照自己的轮胎轨迹在笑容绽放,冷眼旁观。这些人是在:痴人说梦!中国轮胎商业网集合了几乎所有的轮胎生意的核心数据资源,几乎被全球前20大轮胎企业都列为战略级的合作伙伴。今天我们再说说关于轮胎店商和电商:那就是必有一战!说都逃不掉。
迄今为止全国有13万家轮胎店(94%是乘用车和卡客车轮胎店),能开轮胎店的地方也基本都开了,没有开的地方也在有更多的人跃跃欲试,开店提高用户量增加收入,几乎没有更好的方法,虽然增加服务项目也算一个。而目前在中国真正的轮胎电商有多少家?(似乎很难用“家”来描述了),不完全统计大约在270家(有些规模的),而真正有可能在未来可能有气候的不到10家!
但轮胎经销商也因为互联网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开始测算到底哪些客户线索的成交成本更具优势?而另外一种现象更让人担忧:传统店商在尝试电商转型,而轮胎电商却在努力开店建仓库!!!靠,这是什么跟什么啊?全TMD乱了,我看不懂,我要捋一捋!
从电商的本质上看,轮胎交易才是终极目标,而不是靠销售线索来引流。每年的双十一、双十二,轮胎电商平台都会试图打通线上与线下交易的对接,但时至今日,所有电商平台,甚至包括轮胎企业自营的所有轮胎交易,如果刨去“刷单”(就是自己买自己的虚假订单),全国的轮胎在线交易(基本都是乘用车轮胎),其轮胎店替换市场份额最多3.5%,原配市场肯定是零。
等等等等,今天不是要说电商和店商的决战吗?没错,当我们把这两种轮胎生意的要点摆到桌子上仔细研究后,发现他们真的在互掐,这一切的矛盾,根源在于:电商低价,店商失利!就目前来看轮胎电商平台除了低价销售外,似乎并没有创造出新的效益,甚至有一些轮胎电商经营者私下称:所谓的猛增其实都是噱头,从来没有发生过,还要不停的推广。而无形中,等于加大消费者的买胎成本。一般来讲,轮胎店需求到购买并不会因为促销而加速,谁会因为轮胎促销提前3个月买几个轮胎放家呢?毫无疑问的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喜欢在网上找轮胎,然后去线下购买。
轮胎电商要真正实现O2O,前提是:线上有大流量,线下有足够的客流,否则迟早完蛋。而轮胎店商想要真正的提升店面利润,必须增加客单价和客单数,而其中的价格和数量对法宝都会被电商拿走。所以说,轮胎的店商和电商之间必有一场决战!
中国轮胎商业网认为,虽然称之为决战,其实是轮胎商业的新一代文明更新的过程!
轮胎店商应该如何应战
当年京东的老板也是一个线下经销商。对于广大轮胎经销人群来讲,有足够的线下客源是最为重要的竞争力,无论是线下走到线上,还是反过来。看清趋势别犹豫,扎根业务拼服务,工作的重点是:
1、看准时机,消费电商被产业电商取代。产业电商意味着轮胎、汽车、农业、交通等行业的全面互联网化,原始机会更多属于资源、资金实力雄厚的传统企业。
2、从战略层面深化到执行力。战略层面,轮胎企业包括经销商行业已经具备互联网思维,接下来重要的是战术执行层面,这一步尤其难,企业领导人必须把心态沉浸到一线,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
3、供应链与价值链重构。很多传统轮胎经销商认为开个微博、微信账号,或到天猫、京东开个店,就是转型了。搞个所谓的电商“旗舰店”就互联网化了,后来发现几乎没有任何鸟用,最后都不管了。其实这只是最初级层次的试水。要真正转型互联网,需要供应链与价值链重构。
4、轮胎生意的线上营销更需要智慧。我们真实数据表明越是优秀的轮胎企业和轮胎商业网合作的越早,从顶级的全球轮胎企业到中国最为优秀的轮胎企业,而那些非常犹豫的轮胎企业通常是排名靠后的中国本地轮胎企业。
总结:传统轮胎企业/经销商要转型互联网,打通O2O,其实最难的不是策略而是执行层面,必须从根本上了解互联网,推进内部改革。轮胎电商无非是卖货、卖服务、赚取差价或增值服务。部分轮胎企业或者轮胎经销商开始热衷于参加各种论坛、培训班、大会等等,其实就在浪费时间,方向已经不需要再找,缺乏的是下定决心,果断行动。
(责任编辑:Ch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