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山东轮胎已到生死关头
导语:以雾霾治理为切入点的越发严厉的环保政策继续倒逼山东轮胎过剩产能退出,当前原材料的持续涨价,或将会成为压死山东中小型轮胎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山东轮胎,或许已到生死关头。
《轮胎商业记者》 孙志富
2017年2月6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会上山东省长郭树清再次强调了这一工业大省去产能、治雾霾的决心。
郭树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山东要严格执行安全、环保、能耗、质量、标准等法律法规,倒逼钢铁、煤炭、水泥、炼油、轮胎、化工等重点行业过剩产能退出,灵活运用多种债务处理方式,稳妥实施兼并重组或破产清算,加快“僵尸企业”市场出清。
可以预见,山东省将痛下决心倒逼上述重点污染行业过剩产能退出,以期解决煤炭消耗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高、水和土壤污染问题严重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在这份重点行业产能过剩退出的名单里,轮胎行业赫然在列。曾经呼风唤雨的山东轮胎,恐怕会在今年迎来生死大关。
不得不承认过去山东的整个轮胎行业也经历过辉煌,也为当地社会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产能逐渐过剩,市场上低价竞争日益激烈,山东轮胎注定走向没落。近年来时有发生的当地轮胎企业,先后破产重组就是例证。
去年,倒闭的德瑞宝被恒丰收购,福泰尔倒闭之后,法院强制执行发现该企业居然没有任何可执行财产。如此凄凉场景与曾经的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似乎祸总是不单行,在低价恶性市场竞争泥淖中挣扎的山东轮胎企业,在2016年又迎来了原材料的涨价风暴。一轮涨价过后,很多轮胎企业进入“裸奔”状态。买不到原材料的轮胎企业不得不被迫停工停产。
而如今面对轮胎价格的一路猛涨,他们也只有兴叹。一些企业不得不选择卖工厂和设备来维持。没有产能,对一家工业企业来说就意味着死路一条。
资不抵债,轮胎企业被迫变卖设备
2017年1月9日,百力橡胶轮胎有限公司通过变卖厂房及设备来还债。其相应资产评估价3.721亿元,变卖价为2.081亿元。与此同时,山东国一同样也走上了被迫拍卖设备的道路。以下是山东国一橡胶有限公司所有的设备拍卖公告:
PS:山东国一橡胶有限公司位于中国山东东营市广饶县大王经济技术开发区 ,该公司创建于2003年 4 月,现拥有固定资产3000余万元,占地面积 20000平方米,员工200余人。公司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年生产工程轮胎10万条,是全国首例生产环保型工程机械轮胎的专业生产企业,致力于环保型工程轮胎的研究生产与应用。
山东国一橡胶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8万元,据可靠消息确认,该公司的所有设备包括成型机一台、贴合机五台、立式及卧式裁断机各一台、密炼机设备一套、挤出机一套。
令人扼腕的是,国一橡胶的两次拍卖均以流拍告终,可见当前状况下,并没有人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
上述只是山东轮胎行业的一个缩影,《轮胎商业》观察到,目前山东的轮胎企业正面临大洗牌。
双星、三角、玲珑、赛轮金宇等知名企业正抓住涨价的机会迅速发展,对比之下,广饶很多中小型轮胎企业则正在饱受煎熬。对于广饶很多轮胎企业来说,2017年的这个春天“有点冷”,虽然刚挺过资本寒冬,恐怕要死在涨价的 “春天”里。
“互联互保”或将引发东营轮胎多米诺骨牌效应
《轮胎商业》注意到,“互联互保”现象在东营企业中普遍存在,尤其是作当地支柱产业的轮胎企业中则几乎更是没有例外。
“互联互保”是民营企业一种传统的融资方式。银行贷款给企业后,保证贷款由企业之间对等承担,简称为“互保”。“联保”贷款则是指3家或3家以上中小企业,自愿组成担保联合体,当其中某家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后,联保体所有成员都需承担还款连带责任。
前几年借着国内轮胎产业快速发展之际,山东东营的许多企业看到了商机,为获得贷款,推动业务发展,这些中小企业间,便相互建立起一种“互联互保”的债务关系。
然而,这种企业间的“担保圈”风险极大。单个企业的破产,往往会引起相关企业滚雪球式的“互保连倒”。
但是随着市场下滑,一些轮胎企业资不抵债,不得不长期依靠政府支持和银行放贷来勉强支撑。在这些“僵尸企业”背后,往往拖着一大串“互联互保”企业。“担保链”有时就演变成企业的“死亡链”。
一些人士曾担心,东营的不少轮胎企业,会因为这种复杂的担保关系,而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坍塌。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地政府十分担心轮胎企业破产。据了解,一旦某企业遇到资金问题,政府都会出面协调解决。
山东轮胎面临生死存亡之际的转折点上。优胜略汰已经无法避免,但是山东轮胎未来的路怎么走,还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如何顺应市场,审时度势,做好转型是山东轮胎面临的重大难题。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山东轮胎又将呈现另外一番景象。
(中国轮胎商业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j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