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轮胎网;
还能把精彩内容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产品科技
产品科技
《消费主张》的轮胎测试 为何没有说服力
文章来源:轮胎商业网     发布日期:(2017-05-05)          
在2016年4月,央视的《消费主张》栏目曾经联合某些机构搞了个轮胎测试的项目分两集播出:你不了解的中国制造—轮胎篇。如果从励志的角度来看,还是不错的。如果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看,那是相当的不可信。当然该节目的最后结论大体应该是:中国品牌的轮胎,质量最好价格最低!那么咱们就仅仅从这个轮胎产品角度来看看这个视频究竟是怎么做的(别拿爱不爱国和轮胎测试混为一谈)。

行业背景:当前国内轮胎尤其是国产轮胎面临着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等问题,基本都是低价低质的产品,就如同央视节目中所提到的,国内很多汽配城里面都买不到国产轮胎。那么他们卖给谁了呢?大部分都是通过出口,卖到美国,欧洲,中东,非洲等地(终端售卖价格并不高,但可以拿到出口退税和补贴)。但是现在呢,由于世界经济格局的疲软,美国的贸易政策,欧盟和中东的技术门槛,国产品牌轮胎业简直要遭遇一次行业洗牌(其实已经有不少倒闭了)。在此情况下,难免让人怀疑其客观性。

1》首先是电视节目开场,采访了三个路人,其画面如下:




接着展示了一个调查问卷。样本只有区区148份,没有公布数据来源的组成,可以说毫无置信度可言,只是中学生水平的小调查,接下来放了一张价目表:



这个表上的内容只有品牌和价格,没有轮胎规格花纹,不同种类的轮胎比价格完全没意义。有人在途虎上只找到米其林、邓禄普、固特异、韩泰、三角这几个品牌,拉取了195/55 R16型号所的轮胎见图:



各品牌价格范围如下:

固特异 338-355

邓禄普 295-510

米其林 359-445

韩泰 309-379

三角 259-275


同样的品牌和规格价格差别可达数百元,只根据品牌比较意义不大。

2》该视频展示了一个图表,企图证明进口轮胎投诉多。不过没有销量的比较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举例说明,甲品牌轮胎,卖了一百万条,投诉1000起,乙牌轮胎就卖了1000条,投诉30起(只是举个例子),那么甲轮胎投诉率为千分之一,乙投诉率为千分之三十,但甲投诉绝对数是多的。



3》这个视频还展示了一个奇葩的撞击测试

为了提高可信度,节目组说找来了一个专业级韩国车手,先是展示了一种标准测试法:

角度、速度、测试快高度、硬度都可以控制得很好,利于横向比较。接着该视频展示了节目组的测试方法,还打上来某协会监督的字样:

从视频来看,如果不求甚解,该测试的角度、速度、台阶高度、台阶硬度全凭车手感觉和运气!这也好意思叫测试!

结论:韩国、中国、法国轮胎都经历八次撞击,均无大碍,但是节目组还强调“法国轮胎破损严重”。仅仅从该视频的数据上看,不出问题就从主观上强化“国外轮胎不耐用”的观点。美国某轮胎七次漏气,不说了吧。



4》轮胎的耐压试验

实验过程是向轮胎注水加压,看爆胎时的压力值。压力值越高,耐压度越好,实验本身并没有问题

依照该视频的数据推算,这个所谓的安全倍数,是爆炸压力值与冷胎空载时标准压力值的对比。普通乘用车轮胎的气压大多为240kpa左右,热胎时通常不会超过300kpa。那么耐压1800kpa和耐压18000kpa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么高的耐压什么用处?而且,为了提高说服力,接下来试图解释为啥中国的轮胎非常耐压


5》接下来该视频的节目组展示出了所有测试轮胎的断面(断面就是把轮胎结构沿径向切断)做个厚度比较:

而且让某位技术人员进行评比,然后画面出现了一段让人不解的对话:

这就解释了为啥国产品牌轮胎耐用,用料实在;而国外的品牌“皮儿薄“第一是为了节省成本,那第二呢?被记者吃掉了?看到别人用料少就来了高潮?有厂家少用几克橡胶,多了多少研发成本知道吗?大家一定知道苹果为了减少手机厚度真可谓煞费苦心。

不过我们认为轮胎的外在尺寸并不能表达轮胎的强度,这个配方原材料性能直接相关。


6》接下来说到胎的结构

开始是说进口品牌的轮胎断裂处都在轮胎的钢丝圈处。然后又说了美国品牌只有两层帘线,其他有三层。有人说:这一段逻辑混乱,四处乱扯,而且貌似前一段的视频耐压测试的时候美国品牌成绩比法国的好吧?咋还少一层帘线呢?不是越多越好吗?自己打脸打得啪啪响。

7》实验室刹车距离测试(时速80-0测距)

该视频节目组用PBox测试了各款轮胎的刹车距离,测试车辆目测是新款福特福克斯三厢

结果如下:

有人计算了一下各次刹车的G值:

国别 距离 G值

法国 29.5 0.85

日本 28.0 0.90

美国 27.6 0.91

韩国 28.3 0.89

中国 27.5 0.92

考虑到大部分轮胎的极限附着系数在1.2左右,在ABS帮助下约能达到1.0左右,姑且认为其刹车距离靠谱

然后节目组又进行了是个品牌的10距离测试

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不对,但是接下来有个湿滑路面80-0距离测试:

由于没有详细的测试报告,每一组测量干地刹车时的环境温度,地面温度都会不一样。这时候需要选一个参考组,分别在测试前和测试后测量刹车距离,然后对每组的样品的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因为环境温度,地面温度这些东西对刹车距离影响很大。

该视频接着又用另一种方法(据说是依据欧盟标准的测试标准)给出了结果:

法国品牌的位置跳动那么大,是在说欧盟测试法不靠谱,还是再说80-0测试法不科学呢?或者是......?




8》噪音的问题,我们只想问问,不管是通过噪音,还是车内噪音,难道节目组连个测量噪音的设备都没有吗?

主持人总结:不能用:一分价钱一分货 来衡量,中国轮胎的安全性其实并不差(什么意思?)。


我们每位国人期待自己的品牌提升竞争力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果无法正视甚至忽视客观问题而盲目的自我意淫,其实很有可能南辕北辙,而且可悲,甚至伤害了中国的轮胎品牌。想象早些时候的”造星运动“,是不是很害怕这种气氛再次蔓延。


众所周知,每个轮胎品牌有着非常细致的轮胎分类产品,有的侧重于运动/操控,有的侧重于舒适,有的侧重于便宜,有的侧重于耐磨等,有的侧重于夏季使用,有的侧重于四季,有的侧重于冬季,还有根据路况来分类,有的是泥地越野,有的是全地形,有的是侧重于铺装路。仅凭一个规格的产品无法代表更多的其他产品。

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滚动阻力,磨耗,湿地抓地力这3个指标是相互矛盾的,不可能做到同时增加,最多只能做到其中的1个或2个增加。所以,每一家都会有不同侧重的产品。


上一篇:废旧轮胎,这次是不是有救了? 下一篇:胎上没毛,翻新没跑?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