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就剩下3个月了,轮胎市场的厂家和经销商们的焦躁不安依然没有改善。由于轮胎价格的变化频繁,上半年的轮胎企业利润都在下降。而接下来的会是什么情况呢?对于轮胎企业来讲,产能扩充是重中之重,没有产能一切白瞎。有了产能再谈品牌和竞争优势。核心还是产能!产能!产能!
轮胎商业的数据中心显示:中国内地最大轮胎企业
杭州中策2017年上半年子午线轮胎产量同比增长20%至2500万条,这包括835万条卡客车轮胎,比2016年上半年上涨23.5%、
玲珑轮胎(全钢胎产能约800万套,半钢胎产能约4500万套)、
赛轮金宇(全钢胎产能约400万套,半钢胎产能约3700万套)、
风神股份(焦作风神全钢胎产能400万套,资产重组完成后产能达800万套)、
三角轮胎(全钢胎产能约300万套,半钢胎产能约1600万套)、
青岛双星(全钢胎产能约475万,半钢胎产能约1000万套)。
2017年9月30日,轮胎商业获悉,来自日本的轮胎制造商通伊欧(东洋)轮胎又在计划扩大其在格鲁吉亚的轮胎生产能力,目前的重点是根据新的中期管理计划,提高北美市场和全球的产品竞争力和销售业绩。该公司表示,其目标是包括优化产品组合以适应市场趋势,推动开发和技术能力,提供令人惊奇的产品,改善品牌资产,开发高效的产品交付系统。
通伊欧轮胎计划投资约140亿日圆,在美国建造一座新工厂。新建工厂的年产能相当于240万条轿车轮胎。在这个项目的初始阶段,生产这一产能的一半,这是每年120万轮胎,计划是2019年4月开始。
(原创,责任编辑:Cathy Z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