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2017年临近尾声,回首这一年,轮胎的路走的波折……
这一年,年前到年尾不休的价格战。2017年伊始,原材料疯涨引领轮胎价格一路上行。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五方六月竟然给轮胎市场来了一个倒春寒。橡胶期货投资客纷纷撤资,原本坚挺的橡胶价格一路暴跌。到七八月份,先沉不住气的山东几家轮胎企业发出了涨价通知。不过结果很悲剧,妄图再次通过涨价炒作来刺激市场的伎俩并没有奏效,几家企业闹了几下就灰溜溜的退场了。8月,轮胎涨价之火从山东东营,以燎原之势再次席卷全国。9月,轮胎工厂继续放出大招,拒收预付款,轮胎货源紧缺,价格涨涨涨。而国庆假日过后轮胎市场价格又如一滩死水,直至近日稍稍稍听闻几个小厂调涨。这一年价格的起起伏伏牵动着每个轮胎人的心。
这一年,国家环保政策持续的打压。原材料不疯了,谁都没有想到环保疯了。一轮又一轮的环保督查,大量的化工企业关闭,甚至大量轮胎店汽修厂被迫停业整顿,也有部分轮胎厂受到影响停业整顿。尤其是供暖季的到来,环保更加督察更加严格,遍布全国31个省市。生产线、排放是否达标,导致很多轮胎企业开工率下降,市场货源供应收缩,尤其京津翼、山东地区更是重中之重,重创中国的轮胎生产聚集地。
这一年轮胎企业格局不断被打破。有数据显示,到2014年外资轮胎及合资品牌占到中国轮胎产量的40%左右,包揽了乘用车轮胎70%的份额,牢牢占据着国内轮胎市场的主流位置。利益当前一切都顺理成章,但中外文化与发展思路的冲突,让合资企业各方的分歧越来越大,“分手”不可避免地到来。合资格局逐渐转向独资,最轰动的莫过于米其林回力 “分手”, 上海华谊集团在2017年11月21日发布了一则公告,正式对外宣布11年的合资正式宣告结束。 所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随着多家合资轮胎企业劳燕分飞,目前只有极少数中外合资轮胎企业仍在正常运作,但未来能否持续合作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这一年,轮胎更加注重“走出去”。轮胎市场近日传来好消息,开工率有所提高,海外项目发展迅猛。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投资2.4亿美元,在越南建立年产 120 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三角轮胎公司拟在美国建立首个海外轮胎生产基地,包括年产500万条乘用车轮胎和年产100万条商用车轮胎项目。再加上之前已经确认的森麒麟美国工厂建设项目,万力轮胎美国工厂建设项目。众多海外轮胎工程的建立,为国内轮胎厂商提供了更为良好的销售途径,也对国内轮胎行业低迷现状起到了很好的提振作用。
这一年……
不说了……
还是等着看2018年的吧,
2018年,继续努力!
不可否认,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第一轮胎生产大国,中国轮胎也一直在进步,但是弊端依然存在,矛盾依然突出。如何更好地解决弊端和矛盾,是中国轮胎人需要深思熟虑的。希望2018年,国内轮胎人更加携手与共,书写中国轮胎新辉煌。
(原创,责任编辑:Anna 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