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冬天,建新轮胎(福建)有限公司在福建永安市尼葛高新技术工业园成立,注资1.88亿元,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半年之后,这家苦等“金凤凰”的企业,迎来了发展契机。在2011年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6·18”)上,蔡友志找到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方就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技术项目进行签约,后者向建新轮胎输出了先进技术和技术信息。
2014年5月,用了约3年时间,建新轮胎第一套全钢子午线产品下线。如今,第一套产品陈列在企业展馆内,背后是一墙的奖牌和证书。数百米长的生产线上,设备轰鸣,约500名工人裹在制服中,忙碌有序。每天,有3000多套全钢轮胎从这里产出发往各地。
“研发力量和技术革新,做轮胎行业始终不能放松。”蔡友志说,“6·18”上获得的这两条“真经”,企业发展受益匪浅。建新轮胎目前已投入约10亿元,其中7亿元花在设备更新上,生产自动化水平逐年提升。投产两年多里,其在研发技术和队伍建设上,斥资超过8000万元。到2016年,建新轮胎已实现盈利。
2017年5月,建新轮胎投入4000多万元从国外引进的多套密炼机、成型机将投入使用。与此同时,企业获得福建省给予的8000万元技改资金也已经到位,目前第三条生产线正在安装,年底投产,年产量也可相应增加到120万套。该企业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建新轮胎总投资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约18亿元,建成后可年产全钢子午线轮胎300万套,年产值60亿元。
2017年12月25日,建新轮胎(福建)有限公司每年可生产10万条子午线工程轮胎的“子午线工程轮胎生产项目”,获得有关部门备案。
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目前国内产能在1.3亿套左右,但市场需求约8000多万套。目前国内生产的轿车子午胎与轻型货车子午胎中,约65%为中低端产品。技术性能低、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白热化,国外轮胎厂商在此间亦是纷纷到中国设厂,“蚕食”市场份额。
(责任编辑:Carol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