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一个有趣现象。比如小王开了某一地方的第一家轮胎店,很火很赚钱,第二天你就会发现这个地方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出了很多家轮胎店。店里卖的轮胎牌品牌一模一样,甚至轮胎店名都可能是谐音!说好听就是从众心理,不好听的就是见利眼红。
有人会问为什么他们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只是跟风。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抱有侥幸的心理,像这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也伴随着会被螃蟹夹伤的危险,而想要吃螃蟹又不想自己被抓伤,那只能吃别人剩下的。但是一味的模仿真的可以给他们带来成功吗?学习别人和模仿别人的区别就是,前者是自己的后者是别人的况且有些很多东西可不是模仿的过来的。所以我给出的结论就是模仿并不能成功,只是苟延残喘罢了。
最近也看到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商标比如下图的美琪轮和固特佳。美琪轮轮胎这个商标很有意思,多读几遍你可能读出这里面有趣的地方,是不是和某一线知名轮胎品牌有异曲同工之妙。固特佳很显然相信读出第三个字你都笑了,真的不知道这是有心还是无意。
轮胎人都知道一台轮胎制造机器动辄成百上千万,所以你模仿人家轮胎企业的商标,人家并不告,而是心疼你别把自己搭进去。就算你有这个能力负担的起里面的机器和技术的费用。越做越大那么面临的可能就是商标侵权的法院通知书,所以现在并不是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没有风险。
模仿有好有坏处,看自己的模仿的程度,一味的模仿并不能让这件事情给你的现状带来什么。而只是借鉴性的参考,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元素,你才能真正的把它变成你自己的。自己的东西永远比问别人借来的拿在手里更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