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世界杯,依然火热。无论是真球迷还是伪球迷都在不同程度地参与其中。可是俄罗斯距离中国更近,今年世界杯赛场成了中国品牌的战场。万达、海信、蒙牛、VIVO、雅迪等等,不时地出现在场边广告牌上。如果你对一个不太了解足球的人说,这届世界杯是中国办的,都有可能信。
同时央视也开启了最疯狂的赚钱模式。
不太土豪的企业也跟着世界蹭热点,比如华帝。
让我们把目光转回到轮胎,所有轮胎企业就像接到命令一样对世界杯全部关闭了朋友圈,偶有一两家企业搞个猜球小游戏什么的。大到米其林、普利司通、小到中国中小轮胎企业都没有借着世界杯的热点做点什么。当然了,广告以及赞助就更不用讲了。
纵观世界杯整个赛程,没有看到任何关于轮胎的元素,哪怕是球队的大巴也没有轮胎企业的赞助商,这可能是因为直播镜头不给到轮胎的原因吧。总之就是,世界杯热的发烫,轮胎却冷的异常。
2016年欧洲杯,众多轮胎企业突然变成了球迷,借助足球猛做宣传,微型公众号,社区、论坛到处都充满了足球的元素。德国马牌还成了欧洲杯的主赞助商,并且也是所有球队用车的轮胎供应商,马牌轮胎锁定了许多目标对象,既包括零售商,也包括普通车主,向他们传达品牌信息,是整个营销活动的关键点。
为什么本届世界杯,轮胎企业如此冷漠视之,恐怕钱是最大的因素了。看看样式的广告费都是以亿元计,场边广告以及球队赞助也基本都是以亿元计。试问,当下全球还有几家轮胎企业能够如此“土豪”拿出这么多钱来做个月度营销(世界杯共持续1个月)。再看看中国那些上市轮胎企业的财报,亏的亏,降得降,跟那些现场打广告,央视投广告的“土豪企业”相比,瞬间都变成了“贫下中农”。
虽然让轮胎企业投广告并不现实,但是蹭热点总可以的。但是众多轮胎企业并没有抓住这个蹭热点做营销的好机会。对于品牌的曝光是需要持续性的,而不是蜻蜓点水。中国某轮胎曾在2017大力进行品牌营销,赞助赛事,央视打广告,但是到了今年突然销声匿迹。这种不光没有效果,反而会起到相反作用,让人们对于你的品牌产生怀疑。
以目前中国轮胎的研发制造水平,中国缺的不是好轮胎,确实缺乏好的轮胎品牌营销。选择轮胎商业,助力轮胎品牌建设,共同打造中国好轮胎。
(中国轮胎商业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j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