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轮胎网;
还能把精彩内容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渠道
市场渠道
虎父无犬子,两代领导人将轮胎企业做到全国第一
文章来源:轮胎商业网     发布日期:(2019-09-25)          

2019年9月,在最新的全球75强排名中,印度轮胎制造商阿波罗以24.71亿美元的销售成绩力压MRF成为印度第一轮胎制造商。对于坎瓦尔父子而言,完成这一伟大成就他们经历了太多挫折,但是坎瓦尔父子最终选择走出挫折,专注于企业的成长。


2011年,坎瓦尔父子为公司设立了60亿美元的销售目标(是目前销售额约2.5倍),并没有太多人知晓坎瓦尔父子为何敢“口出狂言”,后面的种种迹象表明,坎瓦尔父子绝对是轮胎行业的“野心家”。


对于中国轮胎同行而言,接触并了解到阿波罗轮胎应该是从轰动全球的收购固铂轮胎的事件开始的。2013年6月中旬,固铂和阿波罗合并的消息迅速传开,阿波罗打算通过一家全资子公司,“以约25亿美元纯现金”的方式收购固铂。该合并协议在两家公司董事会获得“一致通过”,固铂的股东将获得每股35美元现金,“按固铂30天成交量加权平均价计算,交易的溢价比为40%”。

这笔交易被人戏称为“蛇吞象”,固铂是北美第2大,全球第11大轮胎制造商,而阿波罗轮胎仅是全球第十六大轮胎制造商。时任阿波罗轮胎总裁的(昂卡尔.坎瓦尔)Onkar Kanwar对于这项交易寄予了厚望,一旦交易达成,阿波罗可以借助固铂广泛的分销网络和制造基础设施,迅速在北美和中国市场完成布局。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惟一一家同时进入美国和欧盟等大型成熟市场及印度、中国、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潜力市场的轮胎公司。


最终这笔轰动全球的并购交易,在多方利益及多方诉求均难满足的情况下最终告吹。而2013年5月15日,时任阿波罗总经理的(尼拉贾.坎瓦尔)Neeraj  Kanwar与成山集团董事长车宏志在北京的第一次会面,至今是个谜团。后来在多家外媒报道中称,尼拉贾.坎瓦尔始终对那场会面“迷惑不解”。


收购固铂并不是阿波罗在2013年的决定,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早在2011年阿波罗轮胎就已经和固铂开始接触,这也就有了2011年坎瓦尔父子定下年销售额60亿美元的宏伟目标。

虽然是家族式企业,阿波罗轮胎却充满“国际化思维”,一直力争走向全球。


2006年阿波罗斥巨资买下邓禄普国际轮胎(南非)公司,当时这家位于南非德班的邓禄普公司年销售额高达2500万美元,在南非和津巴布韦拥有三个轮胎制造厂,生产各种规格的斜交胎和子午线轮胎,包括高性能、超高性能乘用车轮胎,高端OTR、TBR、农业轮胎等,产品出口欧洲、中亚、澳大利亚和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收购邓禄普国际轮胎(南非)公司之后,最初几年经营的不错,但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当地的劳动力以及其他成本大幅上涨,同时来自中国的廉价轮胎充斥南非市场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受到收购条款的限制,阿波罗只能在南非市场销售邓禄普品牌轮胎,这个时候阿波罗也意识到,投资一个无法国际化的品牌是不明智的,2013年阿波罗最终将南非邓禄普业务出售给住友橡胶。


2013年住友橡胶出资6000万美元得到了阿波罗轮胎南非公司(ATSA),包括一座位于南非莱迪史密斯(Ladysmith)的一座乘用车轮胎工厂,同时获得了邓禄普品牌在非洲32个市场的使用权。而阿波罗轮胎则保留了位于南非德班(Durban)的TBR轮胎及OTR轮胎制造厂,为以后继续在南非为阿波罗和弗雷德两个品牌开拓市场做好准备。

无奈退出南非市场虽然令坎瓦尔父子感到失望,但是他们认为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成长。所以在弗雷德(Verdestein)的机会到来之时,他们牢牢把握住了。


2009年,坎瓦尔父子以一笔未纰漏的金额迅速将弗雷德的收购套牢,没有给其竞争对手任何机会。早在2002年,尼拉贾.坎瓦尔就曾造访过弗雷德荷兰工厂,对其技术实力印象非常深刻。收购弗雷德之后,阿波罗迅速利用弗雷德品牌在欧洲市场的优势,在荷兰设立一个研发中心,开始为欧洲市场开发雪地轮胎,并为印度市场制造商可以行使10万公里的轮胎。

通过购买弗雷德,阿波罗轮胎迅速打开了欧洲市场,虽然目前阿波罗在欧洲市场份额依然很小只有2-3%,但是却已经拿到了大众汽车的原配订单,也为以后替换市场销售的增长打下了基础。另外阿波罗也加大广告宣传,并成功收购了一家德国轮胎分销商。因此虽然阿波罗在欧洲市场份额较少,但是交易量很大,2018年阿波罗在欧洲市场交易额达462.9亿卢比(约合6亿欧元),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1/3。阿波罗还通过和欧洲足球俱乐部合作比如曼联,来不断支持他们的品牌宣传。阿波罗将弗雷德定位为高端品牌,并对该品牌在欧洲市场充满信心。

2016年4月,一大队公司管理人员和经销商来到匈牙利布达佩斯,共同出席阿波罗全球第六家工厂奠基仪式。2017年5月,在该工厂的开业典礼上,1300多名客人,其中包括匈牙利总理维克托·奥尔班(Viktor Orban),共同宣布阿波罗的第六家全球轮胎制造工厂开始运营生产,这座投资4.75亿欧元的工厂,一期产能为年产550万条乘用车轮胎和67.5万条卡客车轮胎。


在印度国内,MRF是阿波罗轮胎直接的竞争对手,面对着这个强大的对手,尼拉贾.坎瓦尔放出豪言,要在2020年之前将MRF拉下第一的位置。


通过和经销商和稳步合作,阿波罗在印度轮胎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并且在印度市场采取双品牌战略,弗雷德作为高端品牌在印度市场销售。同时在印度建立了第五家轮胎厂并对部分工厂的产能进行了扩充。巨大的投资产生了丰厚的回报,现在阿波罗轮胎每个月向汽车制造商销售大约50万条轮胎。2016年,阿波罗正式进入两轮轮胎市场,目前占据印度国内大约5%的市场份额。在商用车轮胎领域占有30%的市场份额,在乘用车轮胎领域占据大约25%的市场份额。


2019年9月,全球轮胎75强发布,阿波罗以24.71亿美元的销售成绩力压MRF成为印度第一轮胎制造商,是现在曾经放出的豪言壮语。


现年77岁的昂卡尔.坎瓦尔为阿波罗付出了毕生心血,终于将企业带上了健康发展之路,阿波罗内部有个共同的信念,未来5年公司将进入良性增长阶段。虽然过去5年里阿波罗轮胎的销售增长缓慢,年复合增长率约为0.8%,股本回报率仅为7.3%。但是47岁的尼拉贾.坎瓦尔确信,阿波罗正在走上持续快速增长的道路,股本回报率将在未来有所提高。

在过去的一年中,阿波罗因为尼拉贾.坎瓦尔的工资问题引起争议,尼拉贾.坎瓦尔的工资上涨了42%,达到4.275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300万元)。如此的高工资遭到众多小股东的反对,最终持股40.8%的坎瓦尔家族选择妥协,同意降薪30%才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坎瓦尔父子俩的工资上限为税前利润的7.5%。坎瓦尔一家一直将自己视为公司的劳动者和贡献者,除了股权分红之外理应得到应得到工资待遇。

尽管在印度国内市场完成霸业,但是坎瓦尔父子宣称的阿波罗全球化目标仍在进行中。值得阿波罗高兴地是,阿波罗终于摆脱了对于对全球其他轮胎制造商技术合作的依赖,每年该公司都会 依拿出大约销售额的3%进行研发投入。相信这对充满“雄心和野心”的父子,未来还会在全球轮胎市场掀起不一样的风浪,毕竟从收购邓禄普,收购弗雷德,收购固铂、参与竞购锦湖等一系列举措来看,他们要得到的绝对不仅仅是印度国内第一。


(原创,责任编辑:Jeff)

上一篇:中国是轮胎连锁的禁地 下一篇:低端小品牌没市场?如今却活的比大品牌还好!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