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网信办7月4日消息,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依据相关规定,网信办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通报不长,但从描述的“严重违法违规”6个字来看,滴滴的事还不小。虽然通知只是要求滴滴认真整改,但恐怕后续的深入调查少不了。仅从严重违法这一点来说,就不会只是罚酒三杯的自查自纠,警方不可能不参与进来。
两天前,国家网信办就发出安全风险警报,称为了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将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
消息传出来,各路小道消息也开始满天飞舞,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有人称“滴滴为了在海外上市,把数据打包交给美国”,不过很快就被滴滴副总裁李敏辟谣,称滴滴国内用户的数据都存放在国内服务器,绝无可能把数据交给美国,并将坚决起诉恶意造谣者。
至于滴滴违法违规的事实究竟如何,我们还是应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等官方的消息。但无论李敏怎么辟谣,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滴滴对我们用户的信息造成了的安全风险。要知道,APP违规收集信息几乎是业界的“明规则”,不仅仅只有滴滴一家,此前常常一次通报一大串。而这一次单独将滴滴“滴溜”出来,因违法享受“小单间”待遇,恐怕还是头一回。
轮胎电商平台同样掌握大量用户数据
就像很多互联网企业一样,轮胎电商也是通过各种方法,利用信息优势来抢夺线下轮胎店的用户,甚至直接开店,与轮胎店贴身肉搏。这种玩命烧钱的玩法,在把轮胎店挤死后都会还回来,滴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初的网约车大战,滴滴把众多其他网约车平台通通干掉,几乎垄断了网约车市场。然后没有对手的滴滴就开始作死了,轮胎市场现在正在经历群雄并起的时代,传统的轮胎店在夹缝中生存。轮胎电商的肆意打压在以前对于轮胎店来说自由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但随着中国法制的健全,传统的轮胎店依然是主流。
最传统的也是最好用的
像轮胎这种东西,光看看图片怎么能够确定合不合适、满不满意的。详情页做的再好,也不如到店里实实在在的看到东西强。毕竟,有时候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差别可不是一星半点的。
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
上班途中、雨雪天气,就算不是在上班时间,只要是有车主需要,我相信轮胎人员宁愿加会班也会把客户的车修理好。所谓道远水解不了近渴,城市中的轮胎店是一种保障,不止是买卖轮胎那么简单,一系列的修、补工作都需要轮胎店来完成。目前城市中的轮胎店是进行轮胎交易等一系列工作的重要形式,是一家家的轮胎店保证着路上的车子能够顺利行驶。
(原创 责任编辑:Caite)